铁蹄下的呐喊:凛冬里的抗争火种
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津门城头,将十二月的寒风绞成冰刃,刮过日伪政权刚刚竖起的&0t;强化治安&0t;宣传牌。
牌上&0t;共存共荣&0t;的字样被昨夜的风雪糊得斑驳,像极了此刻聚集在市政府广场前民众脸上的惶惑与愤怒。
&0t;撤销新户籍法!
还我人身自由!
&0t;
口号声起初像零星的火星,从人群中几个角落燃起,随即被更多人接起,汇成低沉而有力的声浪。
王秀兰攥紧了怀里五岁儿子的小手,棉袄补丁摞补丁的袖口磨得孩子手腕红。
她昨天才得知,按照日伪新颁布的《临时户籍统制条例》,丈夫作为码头搬运工,每月除了向&0t;劳务组合&0t;缴纳苛捐,还要按指纹领取&0t;良民证&0t;,稍有延误就要被抓去做&0t;思想矫正&0t;。
&0t;娘,那穿黑衣服的鬼子又在打人了。
&0t;儿子的声音带着哭腔,指向广场入口。
几辆漆成黑色的三轮摩托碾过薄冰,车斗里跳下的伪警戴着锃亮的钢盔,腰间皮带挂着的电棍在灰暗中泛着冷光。
人群像被投了石子的水面般骚动起来,王秀兰下意识把孩子护在身后,却看见前排一个扎着白头巾的老汉被伪警当胸一推,怀里揣着的户口本散了一地。
&0t;散开!
通通散开!
皇军有令,严禁聚众闹事!
&0t;一个满脸横肉的伪军队长挥着皮鞭嘶吼,鞭梢擦着王秀兰的梢掠过,扯下几缕碎。
她听见身后传来女人的尖叫,转头看见卖糖葫芦的李大姐被两个伪警架住,竹筐里的山楂滚了满地,沾着泥土和血迹。
这场由地下党组织秘密串联的抗议,原本计划是和平请愿。
学生们举着&0t;反对奴化管制&0t;的标语,工人代表揣着联名信,连不少家庭妇女也带着孩子赶来——她们大多是在登记时被刁难勒索过的普通百姓。
但日伪政权显然没打算给任何沟通的余地。
暴力机器在这一刻露出了獠牙。
广场东侧的洋槐树下,几个穿藏青色棉袍的中学生正把一张揭露户籍统制阴谋的油印传单贴在墙上,突然被三四个伪警围住。
领头的伪警二话不说,抢过传单就往学生脸上抽:&0t;小赤佬,敢跟皇军作对?&0t;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想理论,立刻被电棍戳中腹部,疼得弯下腰去。
更残忍的是,伪警们开始故意冲撞推搡妇孺,王秀兰亲眼看见一个抱婴儿的母亲被推倒在地,孩子的哭声瞬间被淹没在混乱里。
&0t;爹!
&0t;一声凄厉的哭喊划破嘈杂。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挣脱人群,扑向被伪警按在地上殴打的老汉——正是刚才被推倒的白头巾老人。
少年攥起冻得紫的拳头砸向伪警后背,却被另一个伪警反手抓住胳膊,&0t;咔嚓&0t;一声脆响,少年的惨叫让周围空气都凝固了。
王秀兰只觉得心脏被狠狠攥住,怀里的儿子吓得浑身抖,牙齿咬得咯咯响。
鲜血开始在冰面上蔓延。
有的是被皮鞭抽破的额头,有的是被皮鞋踩伤的脚踝,更多的是从被捕者手腕上渗出的、挣扎时留下的伤痕。
伪军队长掏出哨子猛吹,更多荷枪实弹的日本兵从市政府侧门涌出来,三八式步枪的刺刀在天光下闪着寒芒。
他们不再满足于推搡,而是直接用枪托砸向不肯散开的人群。
&0t;跑啊!
往巷子里跑!
&0t;不知谁喊了一声,恐慌像瘟疫般扩散。
王秀兰拉着儿子拼命往街角的胡同钻,身后传来密集的枪声——不是实弹,而是朝天鸣枪示警,但那&0t;砰砰&0t;的巨响还是让无数人腿软倒地。
她回头望了一眼,广场中央已经躺了不少人,有的在呻吟,有的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