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205集 民族政权并立下的户籍差异

第205集 民族政权并立下的户籍差异(1 / 5)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喝醉后被白梦妍捡回家 血圣 悍匪重生,我略微出手已无敌 盛唐华章 战骨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尘暮归残楼 清灵爱忘羡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猎致富

辽、金、西夏户籍制度: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制度融合与冲突

引言:多政权并立下的户籍多元格局

公元10至13世纪,中国北方相继崛起辽、金、西夏三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形成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

不同于中原王朝单一农耕文明下的户籍体系,这三个政权均面临统治区内游牧与农耕经济并存、多民族杂居的复杂局面。

为解决&0t;以少治多以游牧制农耕&0t;的治理难题,它们在吸收中原户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民族传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户籍管理模式:辽朝&0t;南北面官&0t;分治农牧户籍,金朝&0t;猛安谋克&0t;军事编制统合族群,西夏则将党项部落制与唐宋户籍体系创造性融合。

三种制度既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对户籍功能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农牧文明交融过程中户籍制度的适应性调整,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户籍史上罕见的多元并立格局。

一、辽朝&0t;南北面官&0t;体制下的二元户籍管理

(一)制度背景:疆域扩张与族群分化

辽朝(916-1125)由契丹族建立,随着耶律阿保机征服渤海国、南下中原,其疆域逐渐形成&0t;长城以南农耕、长城以北游牧&0t;的经济地理格局。

统治区内除契丹族外,还包括汉族、渤海族、奚族等多民族群体,《辽史·地理志》载其&0t;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0t;,不同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差异显着。

辽太宗耶律德光为解决&0t;胡汉杂处&0t;的治理难题,确立&0t;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0t;的原则,创设&0t;南北面官&0t;体制,其户籍管理亦随之形成二元分治格局。

(二)北面官系统的游牧户籍管理

1斡鲁朵与宫卫骑军户籍

契丹族传统以游牧为生,&0t;逐水草而居&0t;的生活方式使固定地域户籍难以推行。

辽朝皇室设立&0t;斡鲁朵&0t;(宫帐)制度,将皇帝直属的游牧民按&0t;宫卫骑军&0t;编制登记户籍,《辽史·营卫志》载:&0t;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设官府,籍户口,备兵马。

&0t;每个斡鲁朵拥有独立的户籍簿,记录所属牧民的人口、牲畜数量,平时承担皇家畜牧劳役,战时则成为扈从军队,形成&0t;兵民合一&0t;的游牧户籍体系。

2部族制与石烈户籍单位

辽朝对草原游牧民族实行&0t;部族制&0t;,将契丹及其他游牧部族分为&0t;北院&0t;与&0t;南院&0t;,下设&0t;石烈&0t;(相当于氏族)为基层户籍单位。

《辽史·百官志》记载:&0t;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

&0t;每个石烈设&0t;石烈夷离堇&0t;负责户籍登记,登记内容包括部民姓名、年龄、牲畜数量及牧场区域,户籍每三年更新一次,由北枢密院统一管理。

这种户籍制度既保留了契丹&0t;聚族而牧&0t;的传统,又通过部族编制强化了国家对游牧人口的控制。

(三)南面官系统的农耕户籍管理

1州县制与汉民版籍

辽朝在燕云十六州等农耕地区沿用唐朝州县制度,设立南面官系统管理汉民户籍。

据《辽史·食货志》载,其户籍登记&0t;沿唐之制,分户账、丁籍&0t;,仿照唐朝&0t;手实-记账-户籍&0t;的流程,由州县户曹负责编造&0t;版籍&0t;,登记人户姓名、田宅、资产及丁口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辽朝将汉民户籍分为&0t;正户&0t;与&0t;客户&0t;,&0t;正户&0t;指拥有土地的自耕农,&0t;客户&0t;为佃农,与宋朝户籍分类类似,但增加了&0t;宫分户头下户&0t;等特殊户籍。

2头下军州与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雷神大洪 我们[暗恋] 体育及其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