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如何除掉赵高,夺回属于秦王的权力。
第四章:无力回天
子婴虽有心重振大秦,可面对刘邦那一路高歌猛进的大军,也是感到无力回天。
此时的咸阳城,人心惶惶,百姓们都知道,这座曾经辉煌无比的都城,即将迎来它的末日。
刘邦的军队已经来到了咸阳城外,那气势恢宏的城墙,曾经是大秦帝国威严的象征,如今却在义军的压迫下显得摇摇欲坠。
刘邦看着眼前的咸阳城,心中感慨万千,多年的征战,终于来到了这秦朝的核心之地。
他下令军队扎营,稍作休整,准备攻城。
而城内的子婴,在经过一番挣扎后,知道抵抗也是徒劳,只会让更多的百姓生灵涂炭。
于是,他召集了城中剩余的官员,说道:“如今大秦已到了这般田地,朕实在不忍再让百姓受苦,那刘邦若能善待我大秦子民,朕愿出城投降。”
官员们听了,皆是默默落泪,他们也知道,这是唯一的出路了。
子婴身着素服,手捧玉玺,带着一众官员,缓缓走出了咸阳城,向刘邦的军营走去。
第五章:秦朝灭亡
刘邦得知子婴前来投降,率领着众人出营迎接。
子婴见到刘邦,跪地献上玉玺,一脸悲戚地说道:“罪臣子婴,愿降于将军,只望将军能饶恕城中百姓,保大秦一方安宁。”
刘邦赶忙扶起子婴,说道:“秦王放心,我刘邦并非那等残暴之人,定会善待百姓,保这咸阳城周全。”
说罢,便命人将子婴等人妥善安置。
公元前207年,随着子婴的投降,那曾经辉煌一时、统一六国的大秦帝国,就此灭亡。
消息传开,天下为之震动。
各路诸侯有的惊叹于刘邦的果敢与勇猛,有的则暗自盘算着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而刘邦站在咸阳城的城头,望着这广袤的大秦疆土,心中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自己,天下的局势依旧错综复杂,想要真正成就那帝王霸业,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可此刻,他还是沉浸在这胜利的喜悦之中,毕竟,这是他迈向巅峰的重要一步。
此后,刘邦开始着手治理咸阳城,安抚百姓,收纳人才,为之后那楚汉相争,乃至最终建立大汉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段西进破秦的历史,也被后人不断传颂,成为了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六章:安抚百姓
刘邦进入咸阳城后,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于是第一时间便下达了诸多命令,旨在安抚城中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
他下令军队不得扰民,违令者严惩不贷。
士兵们都被约束在军营之中,只有少数奉命去维持城中秩序的士兵才能外出,且个个都对百姓和气有加。
城中的市场、街巷开始慢慢恢复了一些生气,百姓们看着这些义军并没有像想象中那般烧杀抢掠,心中的恐惧也逐渐消散。
同时,刘邦还开仓放粮,救济那些穷苦的百姓。
那一座座粮仓被打开,金黄的粟米被分给饥肠辘辘的人们,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称赞刘邦是仁义之师。
在治理政务方面,刘邦也广纳贤才,无论是曾经秦朝的官吏,还是咸阳城中的有才之士,只要愿意为他效力,他都一一接纳。
这些人带来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帮助刘邦迅地稳定了咸阳城的局势,让这座都城在经历了动荡之后,重新走上了正轨。
第七章:诸侯反应
刘邦攻破咸阳、秦朝灭亡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各路诸侯之间掀起了千层浪。
项羽,这位有着赫赫威名的霸王,听闻此消息后,心中既恼怒又嫉妒。
恼怒的是刘邦竟然抢在自己之前进入了咸阳,获得了如此大的功劳;嫉妒的是刘邦如今在天下人眼中威望大增,隐隐有了与自己分庭抗礼之势。
他当即决定加快进军的步伐,率领着自己的大军朝着咸阳赶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