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允升院士找到了他在环保主管部门任职的学生贾旭平。
“贾旭平,老朽年龄大了,已经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步伐,彻底out了。”
茅老一上来就明显的语气不善,话里话外不是讽就是刺。
“老朽双眼昏花,这份环评论证报告看了两三天,竟然看不出这个7o万吨电解铝项目,在环保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还请贾主任不吝赐教,把不合格之处给一一指出来。
老朽不胜感激。”
茅老说完,给贾旭平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这这这,茅老师您千万不要这样说。
您这样说,让学生深感羞愧、实在无地自容。”
“安琪集团这个7o万吨电解铝项目,环保方面做得很好。
它的各项排污指标,都远远低于国标,甚至有好多主要指标,都远远低于欧美达国家制定的标准。
如果说安琪集团这个项目环评不合格,恐怕国内企业环评就再也找不出一个合格的来了!”
贾旭平从来没有见过茅先生如此着急,他还是觉得有些害怕。
茅老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他有不少学生在重要领导岗位上。
有时候茅老说一句话,比他送几万块钱的礼物都起作用。
在某些关键时刻,即使不能让茅先生替他说几句好话,却也绝不能让茅先生说他的坏话。
就像腊月二十三辞灶,虽然人们嘴里念念叨叨,说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但是人们最终还是不放心灶王爷,怕他到玉帝那里说自己做过的坏事。
为了保险起见,人们还是让灶王爷吃两块糖瓜,把他的嘴彻底粘住。
让他在天上,无论好话歹话,什么话也说也不能说。
于是,贾旭平不仅把安琪集团7o万吨电解铝项目的环保工作夸成了一朵花,而且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简直比最好的不粘锅还干净。
“茅老师,我在您老面前这么说,在我领导面前也是这么说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敢这么说。
可是茅老师,学生毕竟人微言轻。
我这个小小处长的意见,在人家部长、司长面前,还不如放一个屁。
放屁不仅有响声儿还有点儿臭味儿,学生的意见不仅仅是响声儿小,甚至是连个味儿也没有。”
“这都是上头的意思。
听司长说,分管副部长吩咐了,安琪这个7o万吨电解铝项目的环评报告,没有五六次的返工重做,甭想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