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后来老周认出,那是古掠夺语里“信任”
的意思。
当探测艇升空时,小星看到岩居人在新开辟的田垄旁,竖起了一根插着星尘稻穗的木杆,像在向灰雾中的星尘祈祷,也像在向远方的他们告别。
下一个停靠的,是“漂流者集群”
——一群在星舰残骸里生活的文明。
他们的星舰来自不同的族群,有的是战争中被击毁的战舰,有的是废弃的货运船,却被他们用绳索和星尘胶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漂浮的“移动家园”
。
集群的领是一位失去双腿的机械族战士,他的轮椅是用十几种文明的零件拼凑的,说话时金属喉咙会出滋滋的电流声。
“我们不相信任何约定。”
领的光学镜头盯着小星,“三百年前,我们的祖先也曾与其他文明结盟,结果却被当作炮灰推向战场。”
他指向集群中心的“纪念舱”
,那里陈列着无数破损的身份牌,“这些都是相信‘约定’的代价。”
小星没有急于解释“星尘之约”
,而是带着机械族领参观了永续舰的循环系统——光感叶片吸收星尘能量后,产生的废料会被转化为舰体的润滑剂;船员的生活用水经过过滤,能用来浇灌舱内的星尘草;甚至连引擎的余热,都被收集起来加热食物。
“约定不是靠语言保证的,是靠共同的利益和机制。”
她调出星盟枢纽各族协作的影像,“就像这些星舰残骸,单独存在时只能生锈,连接起来却能成为家园。”
机械族领沉默了很久,最终带着小星来到集群的“能量核心”
——那是一个用废弃反应堆改造的星尘收集器,效率低下且不稳定,随时可能爆炸。
“我们知道这样很危险,”
他的电流声里带着疲惫,“但没有其他办法,灰雾里的星尘太少了,不冒险就会饿死。”
接下来的十天,小星和团队帮助漂流者集群改造了能量核心。
他们用从遗忘星坟带回的记忆水晶作为调节器,让星尘能量的收集变得稳定;又借鉴默语文明的螺旋纹,在核心外搭建了能量缓冲带,避免过载爆炸。
当新的核心启动时,整个漂流者集群的星舰都亮起了久违的灯光,孩子们在甲板上奔跑,用星尘能量点燃了庆祝的烟花,那些烟花在灰雾中绽放,像给这片被遗忘的星域镶上了金边。
“或许,我们可以试试。”
机械族领在告别时,将一枚刻着集群坐标的芯片交给小星,“如果……我是说如果,‘星尘之约’真的能让我们不再漂流,我们愿意派出代表。”
在边缘星域的最后一站,小星遇到了“守墓人”
——一个世代守护着古老星舰坟场的文明。
他们的皮肤能与星尘产生共鸣,能听到残骸里残留的意识碎片。
守墓人的长老告诉小星,这些残骸中,有许多是曾经的“边缘文明”
,他们因为拒绝被掠夺而选择自爆,星尘中至今残留着他们的呐喊。
“你们带来的‘星尘之约’,我们在星尘的记忆里见过类似的影子。”
长老的眼睛里闪烁着星尘般的光,“但约定能否长久,不看条款多完美,看每个文明是否愿意为它付出代价。
就像这些守墓人,我们守护的不只是残骸,是‘绝不重蹈覆辙’的誓言。”
离开边缘星域时,永续舰的货舱里装满了来自不同文明的信物:锈铁文明的铁矿石、漂流者集群的零件徽章、守墓人的星尘共鸣石。
小星站在舷窗前,看着灰雾渐渐被星尘的光芒驱散,心里忽然明白,“星尘之约”
的意义,从来不是让所有文明变得一模一样,而是让每个文明都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带着尊严与希望活下去——就像锈铁文明的星尘稻,哪怕在贫瘠的沙地里,也能长出属于自己的生机。
她在航行日志里写道:“边缘星域的星尘虽然稀薄,却藏着最坚韧的智慧。
这里的文明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