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永续舰的光感叶片穿透“同心星域”
的能量穹顶时,小星的目光被下方的景象牢牢牵引——无数造型各异的星舰如星辰般悬浮在虚空中,它们的舰体上绘制着不同文明的图腾:默语文明的螺旋纹、暴掠虫族的分解共生树、共生工业族的齿轮藤蔓……这些曾经或对峙、或疏离的文明,此刻正围绕着一颗巨大的“公约星”
排列,像众星捧月般守护着即将诞生的宇宙公约。
“万族议会筹备了整整十年,”
老周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他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身后是星盟枢纽的共生图腾,“最初只有七个文明响应,如今已有两百三十一个族群确认参会。
你带回的永恒星核法则,让更多文明明白:单打独斗的时代该结束了。”
永续舰缓缓降落在公约星的主会场平台。
舱门打开的瞬间,一阵由不同语言交织成的欢呼声扑面而来。
小星刚踏上平台,就被一群熟悉的身影围住:老农捧着新收获的星尘稻,稻穗上的螺旋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循环族的长老推着一株再生树幼苗,根系上还沾着来自时光岛的泥土;暴掠虫族的女王则献上一块分解共生树的树皮,上面刻着从遗忘星坟学到的警示短句。
“这些是各族的‘公约信物’,”
女王的触角轻轻碰了碰小星的手掌,她的声音已没有当初的戾气,多了几分温和,“我们想把最珍贵的智慧刻进公约里,让后代知道,和平不是凭空来的,是用教训和坚守换来的。”
主会场是一座由星尘水晶搭建的圆形建筑,穹顶镶嵌着从镜像城带来的镜晶,能将每个参会者的影像投射到空中,确保所有文明都能看清彼此。
会场中央的“公约台”
上,摆放着从永恒星核带回的总纲之石复制品,石头周围环绕着七道能量柱,分别对应着平衡、循环、连接、演化等宇宙法则。
议会开始前,各族代表依次走上公约台,将信物放在总纲之石旁。
深海族的代表放下一枚用星尘珍珠制成的“共生贝”
,贝壳内壁刻着鱼类繁育场的精准数据;地核族的工匠献上一块“平衡矿石”
,矿石能自动调节周围的能量场,象征着“取予有度”
;最令人动容的是孤立族的代表,他们带来的不是实物,而是一用星尘草编织的“和解歌”
,歌声里融合了开放族的旋律,证明他们终于走出了封闭的壳。
“第一议题:如何定义‘宇宙资源权’。”
主持议会的是一位来自“仲裁文明”
的老者,他的声音通过星尘转换器传遍会场,“过去许多战争源于‘资源归属’的争议,我们必须明确:星尘、行星、能源,究竟属于谁?”
议题刚提出,会场便掀起一阵讨论。
掠夺族的新领——那位曾在镜像城被镜晶震撼的战士,率先站起身:“根据遗忘星坟的教训,‘归属权’该让位于‘守护权’。
就像一片森林,不属于砍树最快的人,属于能让森林永远繁茂的人。”
他的话引一阵共鸣,许多曾因掠夺而受难的文明代表纷纷点头。
小星补充道:“永恒星核的法则告诉我们,资源是宇宙循环的一部分。
以星尘为例,它从起源泉流出,经生命转化,最终回归星核,没有‘归属’,只有‘流经’。
我们该讨论的不是‘谁拥有’,而是‘如何让它流得更久’。”
她调出星尘循环系统的全息图,展示着默语文明的轮回草、星尘稻的共生机制,“这些案例证明,当资源在循环中被善用,每个文明都能受益。”
经过三天三夜的辩论,各族达成共识:宇宙资源属于“所有能参与循环的生命”
,任何文明的开采量不得过该资源的再生度,且必须将至少三成的收益用于修复和滋养——这条被写入公约的“循环条款”
,字里行间都能看到起源泉与轮回海的影子。
“第二议题:如何处理文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