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要展示强大的攻击力,给李密和盟军看,又不能真的迅速破城。
他需要给宋老生反应和调兵的时间,将战斗拖入消耗战,同时……执行更深的计划。
四
就在东城激战正酣,宋老生焦头烂额之际,更糟糕的消息传来了!
一支约两千人的“隋军骑兵”,打着河东郡的旗号,突然从汾水下游方向疾驰而来,直扑霍邑西门!
他们衣甲鲜明,气势汹汹,声称是奉皇甫无逸通守之命,前来增援霍邑!
守西门的军官不疑有他,见是自家援军,大喜过望,急忙下令开门放入。
然而,这支“援军”刚一进城,立刻暴起发难!
为首将领一刀砍翻守门军官,纵火焚烧城门洞,并疯狂砍杀周围守军!
与此同时,城外远处烟尘大作,仿佛有大批殇军正趁机掩杀过来!
“不好!中计了!西门失守了!”
恐慌如同瘟疫般瞬间在守军中蔓延开来!
宋老生得到消息,如遭雷击!
东城未平,西门又破?哪里来的这么多敌军?皇甫无逸的援军?怎么可能毫无征兆?他脑中一片混乱。
这支所谓的“河东援军”,自然是暗中的粟末地灰影与明面上的鬼谷道“合作”的杰作!
鬼谷道,合作的是李密!
鬼谷道负责提供隋军旗号、衣甲和情报,甚至可能安排了内应;而殇则利用灰影的力量,抽调了军中绝对忠诚的死士,执行这次致命的欺诈行动。
双方目的不同却暂时一致:鬼谷道要制造最大混乱,让霍邑之战变得惨烈,最好两败俱伤;而殇,则要制造一个让宋老生不得不考虑撤退的“绝境”。
五
此刻,霍邑城内已陷入一片混乱。
东城还在血战,西门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
军心浮动,谣言四起,有说潼关已破的,有说隋廷朝堂无首混乱的……
宋老生站在衙署前,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噩耗,看着城中升起的滚滚黑烟,心如刀绞。
他是一名忠勇的将领,但并非不知变通的愚将。继续死守,面对内外夹击、军心溃散的危局,很可能全军覆没,霍邑照样守不住。
而霍邑若失,下一个挡在叛军面前的坚城就是……
他猛地想起出征前,卫王杨子灿曾秘密召见他,面授机宜:
“宋将军,霍邑重地,能守则守。然事若不可为,当以保全将士为要,退守绛郡、河东,与皇甫无逸、元文都形成新的防线,依城而战,纵深防御,挫敌锐气,待机反攻……切记,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当时他还不甚理解,如今想来,卫王竟是早已预见到今日之局?
“存人失地……”
宋老生喃喃自语,眼中闪过决绝之色。他猛地抬头,下令道:
“传令!东城、南城部队,交替掩护,向城内收缩!打开北门!所有部队,有序撤离霍邑,退往绛郡!本将亲自断后!”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意味着放弃战略要地。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或许是保存有生力量、避免全军覆没的唯一选择。
于是,当殇军主力终于突破东城,并“击退”了那支神秘的“河东援军”(实则死士们见目的达到,放了几把火后便趁乱溜走了),冲入城内时,发现隋军主力已从北门撤走,只留下小股断后部队和满城的狼藉。
殇立即下令“追击”,但追出十里便“受阻”于宋老生亲自指挥的断后部队的顽强阻击,遂“无奈”收兵,巩固城防。
霍邑,就这样以一种充满戏剧性、双方都宣称达到目的的方式,“易主”了。
六
捷报传回鼠雀谷盟军大营,李密欣喜若狂,抚掌大笑:
“殇先生真乃吾之张良陈平也!首战告捷,大涨我军威风!”
他立刻以此为由,在盟侯议事会上声音都洪亮了几分,处处以功臣自居。
李渊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霍邑如此快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