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101章 产业

第101章 产业(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民国第一悍匪 玉剑仙缘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杀猪匠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别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你让我娶傻千金,还回来跪求我? 开局满级天赋,大婚后我无敌了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灭我秦家满门,我掀了你的天下

铢,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因铜量增加,且冶炼和配方技术先进合理,通体发红,是为红五铢!

届时,将参照大隋立国初期文帝诏令,诸州邸肆关防之上,“皆令立榜,置样为准。不中样者,不入于市”。

不合规的,怎么办?

也不是没收,而是让官府钞官和隋通钱柜掌柜现场估值成色,兑换成红五铢。

不合样者旧币,即收归,毁熔炼出精铜入官库,再送交粟末地冲压造币厂制造新币。

至于通过金银兑换的汇率,也依据旧例施行。

什么旧例标准?

1两黄金,兑换10两白银,兑换10贯红五铢铜钱,也就是文红五铢铜钱!

阿布估计,等红五铢推出后,市场上的恶钱泛滥现象,就会得到遏制。

毕竟粟末地的冲压造币技术,是个超越时代的科技。

铜板制造的精度和难度是一方面,高吨位压印机的制造又是一方面。

技术门槛,让人们根本无法造出和样钱一样的红五铢。

毛刺,花纹,轻重,规范,都让人们一下子就能辨别出好坏!

当然,这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督!

其他地方不好说,豫州、雍州、三辅地区、洛阳京师、辽东辽西,绝对没问题!

这,也是个大买卖啊!

隋通盐业,是在大业十二年年底,刚刚成立的商业实体。

文帝统一全国后,躬行节俭、轻徭薄役、休养生息,废除盐、铁、酒的专卖,对食盐既不专卖、也不征税,食盐之利与百姓共享之。

广皇帝,也继续延续了这个政策。

但是,大隋的食盐、铁料、酒,并不便宜。

这,是由当时的制造技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在前两年,河东湖盐生产出现了“垦畦浇晒”的新工艺。

阿布派人仔细勘察过,这里自然条件优越,但生产规模极小,工具设备简陋,仅仅停留在小家小户的小作坊状态。

此时的盐,什么价格?

开皇年间,一斗盐,差不多十五文,这个价格一直延续到杨玄感造反前。

随着大隋造反事件日趋频繁,盐业的制造和运输成本上升。

京师一带的河中潞盐,其价上升到一斗五十文,五年前还是二十文呢!

这时的盐,主要是用铜铁锅蒸煮的方法造盐。

人工、柴薪、器皿等制造成本,是盐价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现在大隋煮盐的成本,一斗大约是五文。

而其他暴涨的部分,则是运输成本带来的溢价,当然还包括盐商的恶意抬价!

大隋的主要盐产地,最出名的有7处。

张掖郡删丹县(山丹),金山郡巴西县,巴东郡人复县,蜀郡阳安县,隆山郡仁寿县,黔安郡彭水县,河东郡安邑县(河东盐湖-潞盐)。

其中,删丹和安邑两处为池盐,其余五处皆为井盐。

可是按照阿布的前世记忆,大隋东部沿海地区,更应该是海盐的盛产之地。

量大管饱!

可是,搜影的人一番调查下来,连前面七处都加上,大隋势力范围内能提供盐的,也就14处。

大隋沿海,利用海水造盐者,几乎没有!

怪哉!

不过让人惊喜的是,自己霸占的流求双叶,就以盛产海盐闻名。

它的产量和销量,都还不低,竟然能占大隋整个食盐销量的7.14%!

巴西(巴西郡)、人复、阳安、仁寿、彭水5处,为井盐,占35.715%。

删丹、安邑、株鞠、焉香、女国5处,为池盐,占35.71%。

高昌、龟兹、潜国3处,为矿盐,占21.43%。

十四处,多乎哉?

呵呵!

不多也!

搜影的研究报告指处,隋朝的盐产地,比较前朝历史,的确有点少。

汉代,盐产地总数为49处。

魏晋南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火烧黎明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九娘 背欺里火宿 破怨师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网游:在我眼里,你全身都是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