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军,每军骑兵共四十队。
每队百人,每军4000骑兵。
按照最基本一骑双马配置,每军至少需要战马8000匹计算。
24军,就是最基本战马数为19.2万匹。
此外,还得考虑备用马、驮马、挽马等的需要。
不说备用马和挽马,只说驮马的数量。
隋时驮马的匹配,是按照一伙十人配备最少六驮马来执行的。
大隋一个标准的军,在2.5万至3万之间。
其中,骑兵四个团四十队,步兵包括杂役和仆从兵,共约2.1万至2.6万之间。
如此数量计算,一个军的驮马,就需要1.8万到3.5万匹。
二十四军,是多少?
保守估计,在45万到90万匹之间。
夸张吗?
一点都不夸张!
按照阿布前世唐远征高句丽时的确切数据,10万兵出征,战马2万匹,驮马8万匹,挽马1.2万匹。
共计,11.2万匹!
为什么需要这么恐怖的马匹数量?
后勤!
人吃马嚼,全都得靠马和车,并且因为机动性和便利性的要求,此时代的载具更多单独依靠马、驴、骡、牛。
大隋前后能大杀四方,靠的就是高效的马政,以及充沛的战马蓄栏量!
即使如此,二征高句丽时,军士还要将大量的过载粮秣埋在土里!
广皇帝,可没有短缺了驮马的匹配啊,他不小气!
可,军士们还是觉得,扛不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