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不同规则。
若是天子亲征之师凯旋,众大臣皆要礼服出城郊迎!
若是皇命大将出征之师凯旋,天子需要着礼服,重者亲迎,次者派使节出城相迎,以示隆重慰劳之意。
杨侑在前,其后,是皇太孙仪仗。
在后,阿布在前,其他将领一一跨马尾随,后面是北路大军仪仗。
接着,便是铠甲分明、杀气冲天的百战精兵功勋队列。
后面,则是垂头丧气、但衣衫整洁的突厥贵族、将领、士兵俘虏。
再后面,又是功勋队列;接着是俘获甲胄、武器、旗帜、豪华毡车、黄金狼头纛……;突厥牧人、奴隶;整车整车的垒起来的突厥头颅、串起来的耳朵……
前来欢迎的京师百姓,不计其数。
他们在皇帝仪仗之后,大道两边,一直延伸到远方隐约的洛阳城城郭……
恐怕今日的洛阳城,全城空巷!
在老远的地方,阿布扶着杨侑下马,带领众位将军,一步步走进皇帝的仪仗。
那儿,只见广皇帝和萧皇后盛装出席。
所有数得上的文武大臣,也都是带着命妇,一一班列于仪仗之后。
阿布快速扫视一眼,却见自家媳妇温璇,怀中抱着儿子正心儿,也在仪仗之下不远的西方,正惊喜地朝自己这边张望。
她们母子身边,却是满脸春风的杨吉儿,也正双手扶着温璇,看着自己。
嗯,都安!
阿布心里踏实!
于是跟着杨侑,亦步亦趋。
等到轮到他,便仍然穿着满身盔甲,摘掉兜鍪,哗啦啦一整乱响,然后跪倒在御驾面前,低头启禀:
“臣杨子灿,贺喜陛下。”
“自授命扫荡突厥都拔以来,幸不辱使命,得大胜于大青山。”
“今领命班师而归,交归皇命制诰印符!请上核验收讫!”
“准!”
头顶上传来广皇帝温和低沉的声音。
虽然还显中气不足,但已比当初在雁门郡相见的时候,好了许多。
大概,随着与突厥人战事大胜消息传来,骄傲至极的广皇帝自然心情就好了。
心病渐解,外病渐除。
阿布托起的手上一轻。
置宝托盘,被内史令裴蕴端走。
那里面,是北路截击大军的虎符、诏书、印信,以及奏表。
交完调兵印符文书,大队伍需要紧接着赶到太庙、太社那里,向天地、祖先等一一先行告奠。
告祭,就是预告,就是有主祭者读祭告辞,敬告天地、祖先,大隋将要举行的一系列王师凯旋的祭祀仪式。
主祭者,当然是身形消瘦的广皇帝,陪祭者,有五贵重臣,还有一左一右扶着广皇帝的杨侑和杨子灿。
告祭完毕,要并行献捷、献俘之礼!
献捷,就是向天地、祖先,祈告大军胜利的消息,特别感谢他们的庇佑。
献俘,就是向天地、祖先、王上,献上并展示本次战胜后获得的各种战利品。
献捷和献俘之礼,有累京观、“献馘于王”、现俘虏之得的环节。
京,谓高丘也。
观,阙型也。
京观者,杀贼,战捷,陈尸头颅,必筑京观。
馘,敌军之左耳。
古军礼中,以左耳来计算战士杀死敌军的数量,主上据此论功行赏。
这个环节虽然血腥恐怖,但大隋君臣民众,甚是热情高涨。
俘虏之得,就是战胜后获得的标志性人财物。
将军、贵族;帅旗、车骑、印绶;铠甲、武器;军士、附民……
主要是表现战胜后的累累果实,也对战败擒获者是一种羞辱和震慑。
看着整整齐齐排好队,准备参加献俘仪式的突厥贵族、将军、士兵、牧人,端门之上下的人们很开心。
广皇帝的脸上,终于展露出这些年少有的灿烂笑容。
突厥人,曾几何时,留给众人无数噩梦!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