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给自己的这几个嫡出儿女,有了详细明确的安排,各执其事,互不干涉……
李平儿,最是和大哥亲近。
一方面,是李建成为人忠厚善良,博学热情,交游广泛。
另一方面,则是李渊不在家的时候多,家中的弟弟妹妹们,基本上都是李建成一手带着长大的。
长兄如父嘛!
再说了,作为唯一的嫡亲妹妹,李建成可是对这个妹妹宠爱的很。
作为长子,自掌管家业以来,那是恨不得将这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的这个亲妹妹,一点儿也不能忍受她受半点委屈。
家中的府库,基本上对这姑娘是全开放的。
不过这李平儿,也真的争气!
不仅人长得祸国殃民,而且才思能力也是出类拔萃。
这让几个哥哥弟弟,汗颜无比。
听说,小小年纪,都已经是他们那个神秘的门派中,说一不二的首脑人物!
而那个派,可不是小门小派,听爹爹说都已经是传承近千年有余的累世大派。
只是人家不愿入世,所以世人多不睹其真颜罢了。
“平儿,你这个时候回来,莫不是知道了爹爹的意思?”
李建成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笑着对妹妹说道。
“什么爹爹的意思?”
李平儿抬起一双美目,好奇的问道。
“你不知道啊?”
“好事,大大的好事,不仅是好事,还是我们家平儿的大喜事呢?”
李建成越发高兴地说道。
李平儿更不明白了。
自从最疼爱自己的阿妈因病突然去世,她认为这人世间,就没有什么值得她高兴的大喜事了。
“我的大喜事?”
她的眼睛滴溜溜乱转,可是一直都没想起来是啥事,对自己可谓大喜。
“傻妹妹,你的终身大事啊!”
“终身大事?啊!说什么……”
李平儿一听,“腾”的一下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瓶尔、钵儿、锅儿、碗儿、鼓儿、锣儿……
各种声音,叮咣乱响。
一时间,都拥挤在她的脑海中草泥马奔……
离开河东郡的骁果卫大军,终于在十日后到达洛阳附近。
在距离东都还有六十里的时候,班师回朝的骁果卫大军,才开始罗列仪仗,吹吹打打起来。
而众将士,连带着大将军杨子灿,也扯开喉咙,唱起了大隋凯旋之歌。
……
按照国礼规制,出征大军得胜班师,则要行凯旋之礼。
何谓凯旋之礼?
就是军队乐营吹鼓手,?路吹打,高奏凯乐。
获胜建功的众将士,得齐声高唱凯旋之歌。
只听得骁果卫的将士们,声音嘶哑,却多豪迈齐整:
……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
凯旋之歌,广皇帝作词作曲,原名为《饮马长城窟行》。
后为军队凯歌之用,取名《国之横梁》。
《国之横梁》,就是巍巍长城、国之横梁的意思。
这首凯歌,也是大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弘扬国威武魂之名篇,气魄强大,颇有魏武之风。
既然是军歌,凯歌,自然得一遍遍唱,唱到自己服为止。
骁果卫大军大汗淋漓、撕心裂肺地唱到近郊,便见皇帝的仪仗在那里高高竖立。
古代,距离国度五十里之地为郊。
按照礼制,凯旋之师的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