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这可是自己最尊敬的亲哥哥、长兄啊!
此时的李密,也失掉了魂魄。
心中一直在天人交战,到底是束手就擒,还是杀身成仁?
其他在攻城战中,还没有折掉的贵族子弟,也面色煞白。
他们,全没有了当初的慷慨激昂和意气奋发。
末日,或许真的到了!
“来吧,吾弟,让我去得痛快些!”
说完,杨玄感盘坐于地,整理妆容,闭目合手,口中念曰:
“……无住无休止,无来亦无去。诸法无动相,常住如须弥。无相亦无色,色性即是道……无空无无相,亦无有无作……无生无无生,无灭无往来——“
杨民行咬紧牙关,闭上眼睛,挥刀而去。
一道亮光闪过。
杨玄感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念的,是开皇十五年,学士刘凭笔受,与姚秦、鸠摩罗什译出的《诸法无行经》。
无灭,无往来?!
一个在大隋历史上标志性的事件,划上了句号!
李密、杨民行、吐万春、韩世谔、虞柔、赵怀义等人,悉数被擒。
俘虏将士,达一万两千余。
杨玄感叛乱前后近五十余万人,最后竟然就剩下了这么一点力量!
枭雄如李密,也是在漫长的槛车旅行中,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造反?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造反?
为什么有那么多贵族子弟参与造反?
为什么那么庞大的队伍终究落得如此惨淡零落?
说好的风起云涌应者云集南北呼应天下变色一统江山呢?
……
呵呵,想必那些同样锁在槛车中,片刻不得歇息的各位贵族子弟,也是茫然无解!
斛斯政叛逃的新闻,瞬间在大兴城中传播开来。
说得有鼻子有眼。
有说在一个高句丽商人的帮助之下,用了一个突厥人的过所,逃往了高句丽。
大约在两个月后,有人说在高句丽王都城见过斛斯政的身影,他成了渊爱索吻的座上宾。
又有人说,他曾经在东突厥某个小可汗的大帐中见过他,他正在那里逍遥自在。
还有人说,斛斯政因为造反叛逃,把他重病的老母亲给气死了,然后他自己就引火自焚了。
……
但是,所有传闻中,最让人可信的,就是斛斯政去了高句丽。
但是,广皇帝后来屡次催促高句丽遣返叛徒,但高句丽根本不为所动,竟然连一份回书也欠奉!
斛斯政到底去哪儿里了?
他自己,也都一直没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