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回响: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 > 第199章 “民可使由之”:孔子治世思想的辩证思考

第199章 “民可使由之”:孔子治世思想的辩证思考(2 / 8)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蛮荒魁首 九绝龙帝 盗笔:从老九门开始的黑心莲 原神:这个少年看似不良却很正义 从聊斋开始做狐仙 我,恶毒女配,抽卡秀翻所有人! 寒门崛起 身高万米,还说你不是灭世巨兽? 七个姐姐皆天骄,只好觉醒系统了 穿越修仙界,我和系统认男主为爹

注解的两种主要倾向

1. “愚民说”:强调统治者对民众的引导与控制

汉代的郑玄、何晏等学者,从 “民” 的认知能力有限这一前提出发,将 “不可使知之” 解读为统治者无需让民众知晓政策的缘由。郑玄在《论语注》中认为:“民,冥也,可使遵行其事,不可使知其所以然。” 意思是说,民众如同蒙昧的孩童,只能让他们遵循既定的规则行事,无法让他们理解规则背后的深层原因。何晏在《论语集解》中也引用孔安国的观点:“民可使用而不可使知之,以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 这种注解强调了民众与统治者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认为 “使民知之” 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反映了汉代儒家对社会等级与统治秩序的维护。

宋代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 “愚民” 的说法,但也延续了类似的思路。他认为:“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朱熹将 “由之” 解读为 “由于是理之当然”,即让民众遵循天理与道德规范;而 “不可使知之” 则是因为民众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理解 “理” 的深层内涵。朱熹的注解融入了宋明理学的 “天理” 思想,将 “民可使由之” 与道德教化结合起来,强调统治者的责任是引导民众遵循道德规范,而非让民众深入探究 “理” 的本质。

这种 “愚民说” 的注解,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占据了主流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符合封建统治者维护等级秩序、强化中央集权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与封建社会中民众普遍缺乏教育、认知能力有限的现实相契合。但这种注解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 它过度强调了民众与统治者之间的认知鸿沟,忽视了民众的主观能动性与认知能力的可提升性,容易被解读为统治者对民众的压迫与控制。

2. “教化说”:强调统治者对民众的教育与启发

与 “愚民说” 不同,部分学者从孔子 “有教无类”“仁者爱人” 的核心思想出发,对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进行了更温和的解读,强调 “不可使知之” 并非 “不愿使知之”,而是 “暂不可使知之”,核心在于通过教育与教化,逐步提升民众的认知能力,最终实现 “使民知之”。

清代的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提出:“夫子言‘可使由之’,是许其可教也;‘不可使知之’,是未及教也。” 他认为,孔子并非反对让民众知晓道理,而是认为在民众尚未接受充分教育的情况下,暂时无法理解复杂的道理,因此需要先通过教化引导民众遵循规范,待民众的认知能力提升后,再逐步让他们理解背后的缘由。这种注解将 “不可使知之” 视为一种阶段性的策略,而非最终的目的,与孔子重视教育、强调教化的思想相契合。

近代学者梁启超也持类似观点,他在《论语解故》中指出:“‘不可使知之’者,非谓禁之使不得知也,谓其知识未到,虽告之而不能知耳。” 梁启超认为,“不可使知之” 的关键在于民众的知识水平尚未达到理解的程度,而非统治者刻意隐瞒;统治者的责任在于通过教育提升民众的知识水平,当民众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能够理解政策与道理。这种解读强调了教育对民众认知能力的提升作用,更符合孔子重视教育、倡导教化的整体思想。

(二)核心争论点:“不可使” 的内涵与孔子思想的一致性

历代注解的分歧,本质上围绕着 “不可使” 的内涵展开:“不可使” 是 “不愿使”(统治者刻意不让民众知晓),还是 “不能使”(民众认知能力不足,无法知晓)?这一争论的背后,是对孔子思想一致性的考量 —— 如果将 “不可使” 解读为 “不愿使”,则与孔子 “仁者爱人”“有教无类” 的思想存在矛盾;如果解读为 “不能使”,则更符合孔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知与重视教育的思想。

从孔子的整体思想来看,“仁者爱人” 是其核心价值观,他始终强调统治者要 “为政以德”“富民教民”,关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80小说网】 www.80xs.cc。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原神:身怀饕餮血脉的我无敌世间 被甩七年后,高岭之花跪求当后爸 魔法乱世群英荟,内卷小队个个强 六零下乡:知青她有透视眼,带村考古奔小康 天命妖女之不死捉鬼师 胭脂看客 踹掉渣男后,被他小叔撬墙角 囚笼地球 带着智脑闯异世大陆 夫人要和离,侯爷追妻悔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