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嘿,真像个大将军。
他徒弟手里还替他拿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帆布包,里头装着笔记本和钢笔。
礼堂的灯“刷”地一下亮了,厂领导们走上台。
为首的杨厂长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色那叫一个严肃,
中山装的扣子扣得严严实实,旁边还放着那份《北京日报》。
“同志们,先跟大家念一段《北京日报》的报道。”
杨厂长清了清嗓子,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还带着电流的杂音,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已全面展开,各单位要迅速行动,
破除封建迷信、资产阶级享乐思想,树立革命新风尚!’根据上级指示,
咱们轧钢厂作为重点单位,更得走在前面!”
他顿了顿,接着说:“往后厂里要开展‘破旧立新’专项行动,宣传栏得多贴革命标语,
职工们也要多学习革命理论——每个车间成立学习小组,每天下班留一个小时学习,
把生产热情和革命精神结合起来!”
台下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在纸上写字的“沙沙”声。
有人用的是公家发的笔记本,有人用的是孩子用过的作业本,翻过来接着写。
刘清儒没带本子,心里琢磨着:这“破四旧”跟咱采购工作有啥关系呢?
旁边的马卫国凑过来,小声说:“我听我家那口子说,外头好些地方都开始贴大字报了,
连胡同里的老槐树都被贴上了,说要‘打倒资产阶级思想’。咱厂不会也要搞吧?
我家还有件我老婆子结婚时穿的花棉袄,要不要赶紧收起来?”
刘清儒听了一愣,没接话。
他心里寻思着:这事儿还真得小心点。
散了会,工人们三三两两地往家走,气氛跟早上比,明显冷清了不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回家的路上,还是上街买东西,总能看见路边的墙上,
已经用红漆写了“打倒旧思想,树立新风尚”的标语,字迹还没干,在夕阳下泛着光。
墙根下还堆着些被扔掉的旧物件,有瓷器,还有小孩玩的彩绘拨浪鼓,
都是被当成“旧风俗”扔的。
四合院里,前院东厢房刘清儒家的灯已经亮了。家里的牡丹牌收音机,
这会儿正放着《咱们工人有力量》,“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前院的人听见。
刘清儒一家十二口人,是院里人口最多、上班的人也最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