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 > 第97章 刘家的变化

第97章 刘家的变化(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脱单进行曲 高武:唯心流武圣 我为人间斩太一 倾尽天下携手山河 重回九零,豪门小保姆升职记 F级骷髅兵?校花契约后我直升大帝! 小师弟要逆天 穿到六零当团宠 这顶流醉酒发癫,内娱都笑喷了! 太子妃是捉妖人

前院的青砖地上还残留着昨夜落下的薄雪,

被来往的脚印踩得斑驳陆离,像幅没勾完的水墨画。

西厢房的廊檐下堆着用破棉絮盖得严严实实的冬储菜,棉絮上还挂着点霜碴儿;

东厢房的廊檐下挂着几串红辣椒,在寒风里晃晃悠悠打着转儿,

衬得灰扑扑的院墙都亮堂了几分。

各家门口早就贴上了倒写的“福”字,浆糊还没干透,

偶尔传来几声孩子的笑闹和大人的叮嘱:“慢着点跑!别摔着!”

整个前院都裹在腊月里那股子特有的忙活劲儿中。

离过年就剩三四天了,家家户户都铆足了劲儿扫尘、备年货,空气里飘着炒花生、

炸丸子的香气,混着煤炉冒出的烟火气,闻着就让人心里踏实得不行——

这香气金贵得很,谁家要是炒了干货,半条胡同都能闻见,

保准引得半大孩子扒着墙根儿咽口水。

刘清儒家的棉门帘偶尔被风掀开一角,一股子混着炒瓜子香、

浆洗皂角味和孩子嬉闹的热乎劲儿就“呼”地扑出来,

跟对门闫埠贵家那安安静静的样子比起来,简直是两个天地。

门帘边角磨得发毛,还是去年秦淮茹用同色的布条补了又补的,

她说:“能挡寒就行,再对付一年没问题。”

门廊下,刘继祖和刘继业靠着柱子不知道正唠着什么,

爽朗的笑声夹杂着屋内收音机里的《锁麟囊》选段,在寒风里飘得老远。

刘继祖的工装袖口磨破了边,陶小蝶用同色的布给他缝了个补丁,

针脚细得跟蚂蚁爬似的,不仔细看压根瞧不出来。

作为整个院里数得着的富裕人家,刘家的屋里陈设这几年添了不少,

但样样都透着仔细——靠墙摆着刷着红漆的立柜,亮堂得能照见人影,

那是刘清儒托人找了半年木料才打出来的;柜顶上摞着几个崭新的木质箱子,

都是跟立柜一起打出来的,里面是孩子们的旧衣服,洗得发白却叠得方方正正,

准备改改给更小的孩子穿;炕上铺着厚实的棉褥子,摸上去软乎乎的,

里面的棉絮都是别人托关系都弄不到的新家伙;最显眼的是屋当间那个锃亮的铁炉子,

烟囱顺着窗户缝伸出去,炉子里的煤块烧得通红,既暖了屋子又能烧水做饭,

比普通煤炉子省煤,这还是刘清儒家下手早抢着买的,

现在这玩意可是托关系都不定能买到的紧俏货。

案板上摆着刚切好的红枣碎、核桃丁,颗颗饱满得能挤出油,

那是家里的几个女人赶了三趟集挑挑拣拣买回来的;搪瓷盆里发好的面团鼓鼓囊囊的,

都快溢出来了,里面掺了些玉米面,能省不少白面;

旁边还放着几包刘清儒采购时特意捎回来的干香菇、黑木耳,

这在别人家可是过年才能舍得掰一点的稀罕物,但在刘家算不得啥,

谁叫刘清儒在轧钢厂有本事呢?

三十六岁的刘清儒穿着轧钢厂的蓝色工装,敞着领口,

靠在炕边的太师椅上悠哉地喝着茶,手里还翻着张昨天的《北京晚报》,

时不时皱着眉琢磨两句新闻,这报纸是从厂里阅览室借的,

看完还得还回去,边角都不敢折。

作为一家之主,他向来不用插手家务活,

家里大小琐事自有秦淮茹和陶小蝶安排得妥妥当当,他落个清闲。

三十三岁的秦淮茹穿着干净的碎花棉袄,那棉袄还是前两年做的,

今年又镶了圈新的青布边,看着跟新的一样。她正坐在炕沿上踩着缝纫机做新衣服,

“嗒嗒嗒”的机器声响个不停,手里的布料是布店处理的尾货,

边角料都用针线串起来收着,准备攒多了纳鞋底。

她低着头,眼盯着布料,手指灵活地推着布往前走,时不时抬手把额前的碎发捋到耳后,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在古代开直播,王爷怒刷嘉年华 神奇宝贝之圆梦小智 杀神帝后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 为你入狱,你却提离婚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凤隐归时 被逼矿山为奴,我称帝后你膝盖怎么软了 交钱上班叫黑心?是为梦想买单! 为你入狱,你却提离婚叶青高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