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尧后,王也将此事告知徐庶,徐庶闻讯欢欣鼓舞,向王也表示祝贺。尽管王也尚未明确立场,但他已引起那些大财阀的注意。有了他们的支持,大业指日可待。
时局动荡,机遇稍纵即逝。金钱虽非万能钥匙,但在此时却是最直接高效的工具。
三日后,王也与甄尧重逢,深谈良久。甄尧在请示父亲甄逸后,将王也的投资级别升至二等,即“地级”。此级别最高投资额为一千万钱,将依据王也的仕途进展分期拨付。
初期资金已达三百余万钱,最终目标直指刺史之位。王也听到这个数字,不禁咋舌。他辛苦劳作,所得不过五十余万钱。
相比之下,人家轻而易举便能筹集百万巨资。
三百万钱,换算成金饼,足足有一百五十个。
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不愧是东汉末年四大富豪之一!
想到最终能筹得千万巨资,王也内心澎湃不已。
经商议,王也步入仕途的首要任务是摆脱平民身份。
东汉选拔官员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和明经考试。鉴于时间紧迫,考试之路显然不切实际,国家征辟更是无望,王也的名望尚未达到那个层次。因此,他只能寄希望于察举中的“贤良文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