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绸缎、人参鹿茸等珍稀之物,总价不菲。
王也见状,心生惊讶,连忙拒绝:“甄兄,歉意我心领了,都是误会。这些礼物,我万不能接受!”
一番推拒后,王也终是拗不过甄尧,收下了礼物。但念及无功不受禄,加之二人曾有嫌隙,他打算日后归还。
随后,二人重回正厅落座。张小小奉上茶水后悄然离去。
甄尧望着张小小曼妙的背影,心中泛起涟漪。他浅尝茶水,眉头紧锁,几乎吐出。心中暗想:婢女虽美,茶水却劣。
甄尧放下茶杯,环顾四周,低声问道:“王兄,我有要事相商,此处是否安全?”
王也一愣,随即出门嘱咐张小小看好门户,关上门后转身对甄尧道:“甄兄但说无妨!”
甄尧神色严肃地说:“王兄可曾考虑过步入仕途?”
王也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甄兄为何有此一问?”
甄尧正色道:“若王兄有意,我们愿助你一臂之力,让你的仕途平坦无阻!”
王也心中一惊,瞬间明白了甄尧的用意。这些豪商虽富甲一方,但社会地位不高。为保障财产安全,他们常投资有前途的官员。
简而言之,他们就是当时的“投资人”。
东汉末年,官位买卖之风盛行。
面对此情此景,王也冷静问道:“无功不受禄,我需付出何代价?”
甄尧见王也面色如常,不动声色,内心暗自赞许其沉稳。若王也显得过于激动,甄尧的投资意愿或许会降低。
甄尧直言不讳:“汉室颓势,天下大乱,我等商家处境堪忧,为守护家业,不得不精心筹谋。”
他满怀激情地拱手对王也说:“我们愿资助像王兄这样的英才,以求在这乱世中谋得一席之地!”
王也心中暗自不屑,这些世家哪个不是借战乱谋取私利,却还装出一副可怜模样。
他疑惑地问道:“甄兄为何偏偏选中我?”
甄尧笑道:“我们已关注王兄多时。”
自王也在蔡公府上吟诵“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起,他们便开始留意他。蚊香热卖、拍卖会等事迹,以及“牛犇之死”,甄尧一一列举。
王也闻言,心中震惊,冷汗直流。
难道甄尧当时在现场?不,这不可能!现场一片混乱,自己行动迅速,怎会被人发现?
王也迅速恢复冷静,冷冷地回答:“牛犇凶狠无情,我若在场,也定会除掉他。可惜,他最终死于黄巾贼人之手。”
甄尧注意到王也短暂的慌乱,却又惊叹其恢复之快,对他的看重又多了几分。
王也察觉到自己的被动,心中不悦,主动转移话题:“打赌之事,不过是甄兄对我的一次试探吧?”
甄尧略显尴尬地点头:“打赌确有其事,试探也是真的,王兄真是奇才!”
“想必我不只是你们唯一的选择吧?”王也微笑着,眼神狡黠。
甄尧被问得一愣,险些失态:“王兄此言何意?”
王也心中暗喜,试探已初见成效。接着,他又抛出一个问题:“勃海太守袁绍在你们眼中,地位如何?”
甄尧闻言大惊,险些失态。
离开王也府邸后,甄尧坐在马车中,神情依然有些恍惚。
王也究竟是如何得知他们资助袁绍之事的?
袁绍因得罪董卓而逃亡冀州,但袁氏四世的威望与人脉不容忽视。甄家等豪商看重其潜力,纷纷出资出力,助其在冀州站稳脚跟,并试图说服董卓放过袁绍。
没想到,金钱竟真有如此神通广大的力量。董卓最终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并赐予邡乡侯的爵位。
甄家等商界巨擘的支援,为十三路大军讨伐董卓奠定了基石。王也,正是他们新近看好的潜力人物。
在甄尧眼中,王也原本只是三等投资之选,但王也的谈吐令他大为改观。甄尧对王也的投资评级心生犹豫,然而受限于职权,仅能将其上调至三等,若要进一步提升,则需征得父亲同意。
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