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那比按人头交税要好得多,明摆着要给他们寻常人争一条活路。
百姓们不知道好与坏,刘徽派人去把其中的利益道个清楚。
切身的利益,不争如何使得。
用不着朝廷的兵马出手,世家贵族感受到百姓们的愤怒,造反,没有普通人撑起来,他们想造反造得了吗?痴人说梦!
很快,在百姓们的帮助下,清丈的事迅完成。
那度比起之前来简直如同坐飞机一样。
本来还想未必不能造个反,为世族争些利,结果军队都不用动,百姓们齐齐动手,把世族可劲的收拾了一顿,消息传回长安时,不少人都望向刘徽,越认定刘徽的可怕。
一个人利用人心利用到如此地步!
世族的人哪里来的?
那些人不想脱离世族的掌控吗?
如同世族也想和朝廷抗衡,底下的普通人,他们之中未必见得不恨世族。
恨世族衣食无忧,恨世族高高在上。
没有机会也就罢了,有机会把世族拉下马来,他们会不愿意吗?
百姓啊,天下百姓最好。
他们没有办法便只忍了。
但如今朝廷让他们动,让他们放手去干,把不配合朝廷清丈的世族推出来收拾妥当,百姓如何能忍?
见识过百姓威力的人,有人想造反,都让人揭了。
有意造反的人行事其实还是谨慎的,架不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衙门前的鼓一敲,领人一去,打铁的地方,制作铠甲的地方,捉了一个人赃并获。
诸如此类的事不少!
之前刘彻说过要赏的,必须得重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时间观百姓之势,世族不敢不配合,立时老实了。
本以为可以有几日安稳的日子过了吧。
刘彻那儿一病病了好些日子,一直不见好转。
刘徽想去看望刘彻都不愿意。
她,刘彻都不肯见,刘据就更是了。
倒是刘屈氂最近很是活跃,出入长安和甘泉宫内,也不知道都在干些什么事。
不清楚刘彻的身体让刘徽心下不安。
“郡主在皇上身边,公主不如让人去问郡主。”
韩开瞧刘徽都着急上火了,只能硬起头皮出那么一个主意。
“不能。”
刘允不在跟前,刘徽也分了神担心的,然而背着刘彻询问刘允他的身体,刘徽不能让刘允置身于危险之中。
在甘泉宫里能够护着刘允的人中只有刘彻,如果刘允为刘彻所忌惮,不能近刘彻身的刘允,会如何让人欺负不可知。
刘徽无意让刘允成为帮她打听消息的人,眼瞅着刘允越来越大,也陪不了刘彻几年。
如今的刘彻当刘允是孩子,有一颗赤子之心,不会对刘允生疑,再大一些,刘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喜欢刘允跟在身边。
刘彻的孤独刘徽能够理解,因而也愿意让刘允多陪陪他,让他可以好受些。
只是随刘彻病重的消息一直传来,无论是卫青和平阳长公主处,还是刘徽和霍去病处,都有不少人登门拜见,刘据那儿也有不少人旁敲侧击的论起什么。
卫青和平阳长公主、刘徽、霍去病都是一个态度,闭门不见客。
刘据那儿也躲人,刘彻不见人让人不安,他们更不敢生出任何想法。
好在,小半年后刘彻终于是康复,而且回到长安。
见到刘彻,人虽然苍老了许多,精神不错,分外让人安心。
刘彻回到未央宫的宣室,突然道:“也是时候让太子学习总理朝政了。”
一回来就让太子学习总理朝政?
嗯,本来是一桩好事,细细一想又感觉有些不对劲。
然刘彻决定的事不是在跟人商量,而是拍板落实。
刘据如今都是什么年纪了?亲爹让他学习总理朝政?
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也不妨碍刘据稳住。
不就是总理朝政吗?还是学习的,他好好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