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刘据清白,接着又把暗里藏着的人揪出不少来,可见厉害。
铁雄得说,鸣堂和太学内的人,真要是都用好了,何愁大汉不兴。
这话铁雄在心里念着,不敢道出。
刘彻与刘徽四目相对道:“为示公正,这一次的所有试卷都对外公布,以令天下知大汉的科举没有任何内幕,以才而取之,是朕定下的规矩,以前以后只看各自的本事。
能不能鱼跃龙门,在他们!”
刘徽的视线落在刘据身上,此番科举负责人是刘据,接下来的事不应该交给刘据去办?
“如今人心大乱,稳不住人心的后果大汉担得起吗?”
刘彻不用刘徽开口,就她的眼神刘彻已然懂得,冷哼一声问。
刘据这个太子地位稳不稳,在刘彻看来不值一提。
因而在此时正告刘徽,刘彻的声音透着威严和不容置喙道:“你该知道他们不会就此罢手的,你当真要任由他们胡作非为?让科举成为全天下最大的笑话?也让你我父女成为大汉朝最大的笑话?”
言外之意何尝不是在告诉刘徽,他不相信刘据能够把事情办好。
在这件事情上他唯一相信的只有刘徽。
啧啧啧,听起来真是让人不知如何评价才好。
信任和猜忌在刘彻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始至终刘彻不认为对刘徽的信任也罢,猜忌也好,有什么不应该。
要用刘徽的时候时他自是信任的。
不想用刘徽的时候他也是毫不犹豫的压制。
得亏了是刘徽心态好,但凡要是换一个人,怕是都要撑不住。
刘据认同无比的朝刘彻作揖道:“二姐是最好的人选。”
天下人更愿意相信刘徽,相信刘徽会一如既往的公正公平公道。
她出面,纵然不需要说些什么,只要的站在那儿,已然能够让大部分的人相信。
最终,刘徽接手出面,让天下人看到,此番科举考试的题目和泄露出去的所谓考题是不一样的。
泄露的是考题不假,但大汉不是只备一份考题的。
人心难测,为给天下人一个公平的机会,大汉朝廷绝不会允许有任何人舞弊。
此番取才,照旧只看才学。
不过,所有买过考题的人,全部被夺去成绩,而且永远不许参加科举考试。
不,是,三代之内都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
如此严厉的惩罚下达,让天下人知道朝廷对科举舞弊的零容忍。
而参与考题泄露的人,查啊查,查出来的人是越来越多,多得让人看了都惊心不已。
可是刘彻对上铁雄递上来的名单,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冷,多一个字都没有,杀!
一个杀字啊,真真是杀得血流成河,杀得整个长安都为之一颤。
笼罩在卫家头上的乌云,随那么一杀,稍稍似是得以散开了些。
可是从刘据负责科举考试一事中,有不少人都嗅到别样的味道,但凡要是后来不是有人自作聪明的把事情扣到刘徽的头上,许是他们皇帝陛下都不会出手。
别看刘彻后来杀人的时候那叫一个狠绝。
但在一个又一个死去的人把事情扣到太子刘据头上的时候,刘彻全然没有叫停的意思。
那会儿的刘彻像是在等刘据反击,亦或者在观望,瞧瞧有没有人能够把刘据拉下马!
可是,刘彻的态度是一回事,别把刘徽给忘了!
刘据才刚出事,刘徽是如何出手的?
想对付刘据又不想让刘徽参与,那怎么可能?
刘徽把科举的事情解决,才去看的卫子夫。
守孝是一回事,外面传得风言风语的,刘徽和刘据姐弟相知,压根不当回事。
可是,刘彻不会希望他们联合在一起。
哪怕知道他们姐弟之间时常往来,可是私底下真出了事,刘彻不想看到刘徽和刘据私下商量。
为此纵然在卫子夫面前,那都能不提国事就不提国事。
刘徽几天的时间不曾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