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是京兆府尹,你们该了解京兆府尹的份内之事。
打架我管,你们有碍于人我也要管。
难不成你们希望我是一个诸事不管的怠政之官?”
那不能!
当官的不干事,不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他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心存各种各样的理想,最是热血,绝容不得人如此行事。
所以,卫禧也是在尽职责。
那好吧,就不骂了吧。
眼瞅对刘徽的招术没有用,刘徽突然进宫,而且更是让人把去过出题地所有的人全都请进宫。
刘徽此人,不出手则矣,一但出手便是查明始末。
刘彻对外面的流言蜚语不以为然,他信得过刘徽。
自知刘徽不可能做出构陷刘据的事。
不说刘据是刘徽用心教导长大的弟弟,纵然只是一个陌生人,刘徽都不会做出那样的事。
有人企图把长安的水搅得更浑,以令刘徽身陷其中,让人莫可奈何。
刘徽进宫,提出的条件在刘彻听来,吩咐道:“去,把人都传进来,就说未央长公主让的。”
闻刘彻所言,刘徽露出笑容,看,她的盘算刘彻一眼便看出来了。
因而刘彻配合无比。
有刘彻配合,凡事能够事半功倍。
“坐下等着吧,看看谁会来,谁不来。”
刘彻让刘徽坐下,反正到这会儿用不着急。
刘徽点点头,朝刘彻拜而谢之,坐下。
“朕以为你会让阿据自己把案子查清楚。
这是最好证明他能力的机会。”
刘彻温和的说起,显然对刘徽早早出手十分意外。
刘徽耸耸肩道:“冲着我来的人,阿据吃不下,还是我来的好。”
一开始刘徽便感觉不太对,因此才会迅出手,只为了捏住那些有用的信息,在最后能够弄清楚他们一个个到底是谁。
吃不下啊。
刘彻回忆自考题曝出泄露至今,不过短短几日,卷子都没有阅完,情况却是一变再变,扯上刘据谋图把刘徽咬下来,想让全天下的认为刘徽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刘据来,他确实应付不来。
要不是刘徽稳得住,外面的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换成别人怕是早已经急得不行。
可是刘徽压根不当回事,牢牢的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查清楚考题泄露。
刘徽任由外面再怎么吵再怎么闹,全然不为所动,就揪着那点事。
只要把这件事的幕后指使者找出来,一切流言也好,争论也罢,都将就此终止。
跟人解释是没有用的。
没有证据的事都能传得沸沸扬扬,解释他们还会认为一切都是谎言,更认定刘徽心里有鬼。
“一切其实都在父皇,幕后的人是要利用父皇对付我。
因为他们很清楚的知道,当今天下唯一能够要我性命的人只有父皇。”
刘徽一向直逼中心,非常清楚的知道一点,对方知道不是她的对手,因而是要借舆论让刘彻对刘徽生出更多的不满,从而让刘彻杀刘徽。
刘彻没有作声,眼中闪过冷意,刘徽看得分明,刘彻何尝不是如此。
想借刘彻的刀杀刘徽,此事绝无可能。
刘彻很确信一点,刘徽不会拿国家兴亡,关系大汉威严的事去闹,去争。
科举刚开没有几年,在无数人心里还不能相信科举真的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
如果在这个时候,为了所谓的权利,提出科举,为他们那么多的普通人建起书阁,创办鸣堂,给他们无数希望的刘徽竟然构陷太子,让最公平取士的科举成为了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天下人都会对大汉失望!
甚至那么多年以来刘徽为他们所建立的信念都将轰然崩塌。
刘徽在书阁外面写的四句话,她那么多年做下的事,无一不在告诉天下人,她要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
多少人将刘徽奉为楷模,以她为榜样。
如果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