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有出头的机会?
瞧,刘徽在帮着他补遗漏呢。
“好了,承蒙董先生关心。”
刘徽含笑而答,客气有礼。
“如此甚好。”
董仲舒可见松一口气的捋过胡子,是真为刘徽高兴。
“长公主请。”
汲黯对刘徽跟人的寒暄也不打断,待他们说完才请刘徽进去。
刘徽也朝众人道:“请。”
请吧请吧。
一群都算得上在大汉排得上号有文才,有贤名的人,跟在刘徽的身后一道走。
倒不是没有人表示不满,毕竟,教材的事怎么由刘徽一个公主来决定?
因为编写教材的事是刘徽提出来的!
刘彻信不过别人,早早决定教材的事由刘徽来决定。
况且,鸣堂是真正编过教材的,至于鸣堂内的教材如何,来之前都看上一眼,简单明了,也总结到位,不能说挑不出半点毛病,大方向上没有问题。
鸣堂的所有教材,全都是刘徽拍板定下。
不服刘徽之前,想一想他们哪一个有过经验?
加上眼下编写教材的人里,其中有不少正好也是鸣堂先生。
一个两个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教材的事是刘彻下令让人编的,刘徽负责,有人反对有人赞成,都不及刘彻拍板。
故而,不想编的就走吧,朝廷无意强求。
“这是刚定下的教材。”
一进到大堂,汲黯不是愿意拖时间的人,也知道刘徽是要赶在离开长安前,先审一次教材。
刘徽接过,仔细翻看,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着刘徽看完。
“取笔墨来。”
刘徽看了会儿吩咐,程远乖觉的将笔墨送上,刘徽执笔圈字,不难看出,刘徽瞧得分外仔细。
对刘徽在其中画画写写,有人拧起眉头,倒是董仲舒眼观鼻,鼻观心。
“大方向没有问题,有些地方我认为不妥的,诸位再讨论讨论。”
刘徽看完了,也直接,请人看看她圈出来的地方。
汲黯先一步取来看了看。
不看还好,一看汲黯先忍不住了,“长公主,水利万物而不争,怎么就不妥当?”
“奔腾入海,静淌于江河海流的水自然是利的。
江河水潮,洪水袭来,那也能算利?父皇提出兴修水利,是为造福大汉百姓,怎么你们只看到增加国库支出,看不到修渠后对大汉百姓的利?”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