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趟。”
盖征注意着霍去病和刘徽,以及卫伉三兄弟的反应,明显,纵然刘徽仅是比卫登大,在卫家,卫家的三兄弟都以刘徽为主。
至于霍去病嘛,话不多说,刘徽方才一句能够喊停霍去病,足以证明霍去病也愿意听刘徽的。
是以,把刘徽请来,绝对是明智之举。
“盖征先生心中若是有章程,不妨有话直说。”
刘徽端起米汤喝了一口,视线落在郑家那些被捆起来的奴仆身上。
“不敢不敢。
想必公主更有章程。”
盖征知道刘徽想看看他的表现,不巧,盖征也想知道刘徽会如何处置此事。
血脉骨肉之情,最是说不清道不明,也最是难缠。
自大汉建朝以来,最重孝道,皇帝的谥号都加上孝字,孝文帝,孝武帝,已经可想而知。
眼下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忠孝更是看重,并不会希望有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背弃忠孝。
郑家人对卫青是不义,但卫青不能不仁。
这也是为何卫青要将事情交给刘徽处理的原因。
除了刘徽,卫青想不出还能有谁会帮他解决他的所有难题。
盖征想看看,让卫青无比信任的刘徽,是不是当真就值得信任。
“把他们带出去,敲锣打鼓,好让整个长安都知道,郑家人不要脸。
口口声声说想认我舅舅,实际上却派几个奴仆来侮辱我舅舅。
游完街后把人送到京兆府上,让人去请郑家的人,就说是本宫找的他们,让他们给本宫一个交代。”
刘徽何许人,她是大汉公主,有着公主的身份,日常刘徽没有任何仗势欺人的意思,那是刘徽人好,遵纪守法。
可是,她一个公主完全可以要求下面的人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和交代。
不给,就不要怪她手下无情!
盖征的视线落在刘徽身上,仅此而已?
“另,让御史参郑家。
顺便也参参我舅舅。
这一点,还得有劳盖征先生。”
御史嘛,个个都挺闲的,正因为闲,盯着满长安的人,一有风吹草动,马上闻着味赶来。
刘徽这一招先把人参了。
“如何参?”
参人也要有技巧的。
盖征好奇于刘徽想让人怎么参卫青?
“自然是要参我舅舅无视郑家。”
刘徽答得那叫一个理所当然。
“郑家人找上门是在我舅舅出征之前的事,我舅舅竟然没有在出征前把郑家的事解决,实在无能。”
刘徽感慨着卫青无能之时,盖征眼皮跳跳,刘徽的感慨听来,怕不是要坑起谁来吧。
确实有此心的刘徽补上道:“另外,还要参我平阳姑姑,怎么能养我舅舅这样一个奴仆。
他跟郑家的关系难道一开始平阳姑姑不知道吗?还有我父皇,用我舅舅一个奴仆出身的人,实在不像样,太不像样了。”
如果说在听刘徽提参卫青时,他们还有些没底,听着刘徽提议要把平阳长公主和刘彻都带上。
盖征知道,卫青和郑家的事,随这一告状,任郑家再怎么样闹腾都没有用了。
平阳长公主当年收留卫青是何情况,再没有人比平阳长公主更清楚。
“长公主和陛下那儿?”
参人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参完人之后,刘徽确定不会让平阳长公主跟刘彻不高兴?
“知道郑家人住在哪儿吗?”
刘徽问。
盖征怔了怔,如实答道:“知道的。”
郑家人要来闹,既然在卫青在长安时就已经闹过,该查明的事情盖征都已经查清楚。
“行。
几位表哥辛苦辛苦,你们到郑家人那儿哭上一哭。”
刘徽哪能不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就是哭哭闹闹而已,他们会的,刘徽其实也会?
卫伉兄弟三人?
去郑家人那儿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