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一应官员,刘徽都重新提拔,眼下各司其职,只等一年后考核是否能够成为大汉真正的官员。
一应名单,考核标准,刘徽都已经用公文写得一清二楚,好让主父偃一目了然。
看完后的主父偃啊,麻利的将这些迅打包送回长安,只在奏折上写上一句,淮南国境内百姓安居,官民和谐,刘徽提出官员考核,其实很有必要在全国内推广。
当官也需要考核才行,于国无利,于民无功者,等同于占茅坑不拉屎!
没有用的官,朝廷为何要养着?给他们面子吗?
刘徽表露的中心思想是这般!
主父偃很是认可这一点。
刘彻收到主父偃的上书,再看到刘徽让人写的相应考核,眼中流露出的复杂,让底下的臣子都不太确定刘彻是心情好还是不好?
“淮南国内生了变故?”
奏报是从淮南国送回的,算算时间是主父偃从刘徽那儿接手的日子,刘徽一个孩子能够和霍去病联手拿下整个淮南国已经让人分外意外,没能把淮南国治理好,生出旁的动乱,都属于情有可原。
“公主毕竟年幼,有顾念不及的地方也是情有可原。”
御史大夫公孙弘思量片刻,帮着刘徽说话。
刘彻将奏报递过去,“淮南国百姓安居乐业,井井有条,并无变故。
倒是淮南国的百姓对进入淮南国的军队夹道欢迎。
眼下改国为郡,郡内也并无变故。”
公孙弘……
倒是他误会了,还以为是有什么坏事。
结果都是好事!
“主父偃在信中提及,阿徽破例提拔不少人,而且定下一年之后的相关考核,考核的内容,民生,经济,还有这样一份为官守则,你们都看看。”
刘彻既然都把东西递下来了,也希望官员都可以看看。
得,从丞相开始,御史大夫,堂上臣子一个接一个的查看上面的东西。
看完之后的人神色和刘彻一样的复杂。
公孙弘认可无比的道:“陛下,公主定下的考核之法甚妙。”
对官员要有考核标准,否则谁还用考虑怎么当官,整日在其位不谋其政,谁又能如何?
刘彻何尝不是因此意动。
不过反对的人同样有,激动的道:“陛下,所谓考核实在不妥。”
一堆废话说来,只为让刘彻别听刘徽的。
可惜,刘彻拍板,让人仔细商量商量天下官员的考核,别一个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