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转身直视她,凤目凛然,“告诉本宫,你与拓跋哲有何恩怨?为何他宁可以屠城相逼,也要拿到你?”
“之前为牵制拓跋哲主力,末将奉命率五千精骑迂回北上,直取哈拉林,捣了拓跋哲的老巢。”陈杨舟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此外……末将曾掳走拓跋哲的母亲姜蝶。只可惜她性情刚烈,途中服毒自尽了。”
太后眼中闪过一抹讶异,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原来如此……难怪拓跋哲如此大动干戈。那你可知,如今满朝文武大多主张将你交出,以平息这场干戈?”
“末将知道。”陈杨舟抬头,目光坚定,“若以末将一人可换百姓安宁,末将愿往。”
太后凝视她良久,忽然道:“你今年多大年纪?家乡何处?”
“末将今年二十有二,祖籍乐安府。”陈杨舟虽疑惑,仍恭敬回答。
“可曾婚配?”太后的问话出乎意料。
“末将…尚未成家。”陈杨舟更加困惑。
太后轻叹一声:“年少有为,却要赴死。你可会怨恨大夏,怨恨朝廷做出这个决定?”
陈杨舟毫不犹豫开口:“末将不恨。用一人性命换千万百姓平安,值得。况且…”
她稍作停顿,“末将相信太后及陛下召见末将,必有深意。”
太后眼中掠过一丝赞赏:“哦?你如何见得?”
“若真要交出末将,直接押送即可,何需太后亲自召见询问?”陈杨舟平静道。
太后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好个聪慧的将领。那本宫再问你,若让你自行选择,你当如何应对眼下局面?”
陈杨舟沉思片刻:“末将以为,拓跋哲之所以要大张旗鼓索要末将,不仅为他母亲,更为侮辱大夏。无论朝廷交不交人,都会对大夏造成重大打击!”
“说下去。”太后目光渐亮。
“末将愚见,或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陈杨舟向前半步,声音压低却更显决断,“朝廷可假意应允交人,诱拓跋哲亲至交接之地。末将愿率一队死士提前设伏,若能生擒拓跋哲,不仅危局自解,更可反制北渊!”
“若擒不住呢?”太后追问。
“那末将便当场自刎,绝不受辱于敌手。既全朝廷信义,亦断拓跋哲妄念!”
殿中寂静片刻,唯闻烛火轻响。
太后眼底掠过一丝赞许,微微颔首:“你所言,竟与程阁老所虑不谋而合。朝廷并非只有将你交出一个法子——若你甘愿赴死,便送你出关。若你意图反击,则举兵助你。”
陈杨舟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诧。
这套说辞是昨日她和舅舅、谢执烽等人秘密商谈时共同议定的对策,本是为自己在绝境中争得一线主动权。
没想到朝廷这边也有此打算!
太后肃然道:“既然你敢于谋划反击,朝廷自当举兵助你。明日便整军出发,望你能于此死局中……杀出一条生路。”
陈杨舟单膝跪地,抱拳应道:“末将领命!定不辜负太后及朝廷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