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景,不禁心颤了颤,怀中揣着的纸人欧阳雨泽亦感觉到了。她跑进去,在她身旁蹲下,唤道:“琪娘,妹妹,你口述,我代笔,可好?”
山谷两百年,凤狐琪娘教了她许多许多……
“臣某言:‘为求狐朝万世,天下安乐。’”
殿下代掌狐朝七百年来,大行先君遗策,累子民生计,危子民性命。
臣闻今朝伊始之十万凤狐,今不足万余。臣知狐朝新立,澜豫国再兴,凤狐与狐共治于先君狐后之下,皆为我国子民。先君命臣为察情官,意为示两族之友好,然自臣患上残疾无法担负其责,察情署事同虚设……
先君多次与臣言文化之策,意在保留凤狐旧俗,更为种族和睦,团结友爱。而先君殿下后施行之确切政策,实有负时年愿景。
言及此,凤狐琪娘双目难开,手托着额头,泪水划过脸颊,悔恨难当。
俞苧夜黯然泪下。
今下,臣再返狐朝,亦闻地方多乱,国家积弊重矣。更闻冤案,一为凤狐芩案,二为重嘉案,此皆因毒策而来。臣主张,四公主俞苧夜协助,已查实案情脉络,愿公堂再启,重申冤案。
一千两百年种种事桩,臣知纠正繁难,非一时之功,需缓缓图之。
殿下或以此两案再审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利国家安定,此臣皆有思量。澜豫国因官员贪腐上溢下漏,然凡出祸事皆以种族矛盾移目,国家威信已无存矣。
借此契机翻案,臣私以为可挽朝廷威严……
臣忠言逆耳皆为国家安定,百姓安乐,望殿下垂听。
俞苧夜也借此引见萧云,有了身份,也更好办事。
之后,凤狐琪娘又另托俞苧夜代笔一份文书,内含政策不可行处,百姓的控诉和自身的建议。
狐后陆续收到这两封奏表,她边看边思量,又见婢子端来药,她身后还跟着凤狐清明。
“小徒抱恙,由草民为狐后诊脉。”凤狐清明一礼说道。
“草民?孤可不这么认为,”狐后说着,放下东西,“罢了,诊脉吧。”
凤狐清明诊完脉,药也稍凉些,狐后一口气喝了,配上两颗冰糖。“狐后康复许多。”凤狐清明回道。“有您这句话,孤就放心了,从前宫里的太医越治越差,幸有你师徒。”
她抬头看凤狐清明,他笑容僵硬,待凤狐清明退下,狐后皱了皱眉,“这凤狐清明不及那凤狐琪娘乖巧。”
狐后俞怡媠思虑多日,又与数位亲近大臣商议后,再他们极力反对下,而她决定为自己的身体考虑,也为自己的名声考虑,做件好事。
俞苧夜因而出外忙起来,而凤狐琪娘只要一时有力支撑便在狐后面前进言,让她取缔政策。
而另一边储君身边围满一堆反对狐后这一决定的老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