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在朱棣领命后的第八日,朱标觉得时机已到。他决定起兵,与朱棣展开最后的对决。他召集将领们,慷慨激昂地说道:“兄弟们,今日我们起兵,是为了夺回属于我的皇位,为了给母后报仇!朱棣欺人太甚,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大家随我一起,杀他个片甲不留!”
将领们齐声高呼:“杀!杀!杀!”声音响彻云霄。
朱标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场大战即将爆发。朱棣得知朱标起兵的消息后,脸上没有丝毫惊慌。他早已做好了准备,就等着朱标自投罗网。
“来人,传令下去,按计划行事。”朱棣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自信。
双方的军队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对峙,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朱标骑着马,站在阵前,看着对面的朱棣,眼中满是仇恨:“朱棣,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朱棣也骑着马走上前,看着朱标:“大哥,你这又是何苦?你逃不掉的,乖乖投降,或许父皇还能饶你一命。”
朱标冷笑一声:“饶我一命?你觉得可能吗?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说罢,他一挥手中长剑,大喊一声:“杀!”
双方军队如潮水般冲向对方,喊杀声、兵器碰撞声顿时响成一片。鲜血染红了大地,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力拼杀。
朱棣指挥着自己的军队,有条不紊地应对着朱标的进攻。他深知朱标急于求胜,可能会露出破绽。他一边指挥战斗,一边寻找着机会。
朱标则亲自冲锋陷阵,试图鼓舞士气。他心中充满了对朱棣的怨恨,恨不得立刻将朱棣斩于马下。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都有不少伤亡。朱棣看着战场上的惨烈景象,心中有些不忍,但他知道,此时不能心软。他必须尽快结束这场战斗,才能让大明恢复平静。
突然,朱棣发现朱标军队的左翼出现了一丝混乱。他心中一动,立刻抓住机会,指挥大军猛攻朱标军队的左翼。朱标见状,心中大急,赶忙派人去支援左翼。
就在这时,朱棣又命令自己的精锐骑兵从右翼迂回包抄,将朱标军队围了起来。朱标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朱棣的计,心中懊悔不已。
“朱棣,你这卑鄙小人!竟敢用计骗我!”朱标气得破口大骂。
朱棣看着被包围的朱标,大声说道:“大哥,你输了。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投降吧。”
朱标咬咬牙:“我不会投降的!今日就算死,我也要拉你垫背!”说罢,他带着身边的亲信,朝着朱棣冲了过去。
朱棣看着冲过来的朱标,心中五味杂陈。他并不想与朱标拼个你死我活,但朱标如此执迷不悟,他也别无选择。
双方短兵相接,刀剑相交。朱棣一边抵挡着朱标的攻击,一边劝道:“大哥,你我都是父皇的儿子,何必如此?”
朱标却充耳不闻,疯狂地攻击着朱棣。就在两人激战正酣时,朱标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朱棣趁机将长剑抵在朱标咽喉:“大哥,你还不认输吗?”
朱标躺在地上,双眼通红,瞪着朱棣:“朱棣,你杀了我吧!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朱棣心中一阵纠结,看着朱标,想起儿时的点点滴滴。他实在不忍下手,但又深知不能留朱标,否则后患无穷。
“将军,不能留他!”张武在一旁喊道。
朱棣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带他回去,交于父皇处置。”
朱标被押走后,朱棣看着战场上的残局,心中感慨万千。这场兄弟间的争斗终于暂时落下帷幕,但他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他必须尽快找出放走朱标的幕后黑手,给朱元璋一个交代,同时也要安抚各方势力,稳定大明的局势。
朱棣带着朱标回到京城,将他带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看着狼狈不堪的朱标,心中又是愤怒又是无奈。
“朱标,你还真是执迷不悟!朕给过你机会,你却不知悔改。”朱元璋怒喝道。
朱标抬起头,眼中满是怨恨:“父皇,是您逼我的。若不是您听信妖女之言,赐死母后,我也不会走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