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介绍论坛的真实情况,揭露外部势力的破坏企图。朱昭熙表示同意,并要求相关部门准备一份详细的新闻通报。
论坛第三天,举行了青年交流活动。来自各国的青年代表参观了和林大学和当地的合作社,与虞元国的年轻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一位外国青年问:\"你们为什么相信社会主义能够成功?\"
和林大学的一位学生回答:\"因为我们亲眼看到了变化。几年前,我们的生活很困难,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现在,我们有了学校、医院,有了自己的工厂。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论坛闭幕后,又有两个国家宣布与虞元国建立外交关系,并表示希望学习虞元国的发展经验。这标志着南熙洲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理念在地区范围内得到了更多认同。
在国内,虞元国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在虞国专家的帮助下,设备制造厂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开始能够生产一些精密设备。
农业方面,合作社模式不断完善,粮食产量持续提高,牧民收入稳步增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林大学培养的第一批本土工程师和医生开始在各个岗位上发挥作用。
一天,朱昭熙收到李怡的电报,邀请她回国参加虞国劳动党代表大会。她思考良久,决定暂时回国一趟。
\"这是一个重要的会议。\"她对朱见明和刘志远说,\"我需要回去参加。同时,我也想亲自了解一下国内的发展情况,与李怡同志当面交流。\"
\"我们会做好国内工作。\"朱见明说,\"您放心去吧。\"
\"记住,\"朱昭熙叮嘱道,\"无论我在不在,你们都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团结一心,带领人民继续前进。我们的事业比任何个人都重要。\"
在虞国期间,朱昭熙参加了党代表大会,听取了李怡关于国内发展的报告,与老同志们交流了南熙洲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她感受到虞国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也看到了虞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
会议间隙,朱昭熙与李怡进行了一次长谈。两人交流了虞国和虞元国的发展情况,讨论了南熙洲社会主义运动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