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纺织厂的设备利用率仅为设计值的七成”。这些问题在会前已通过内部文件下发,代表们手中都有详细的附件说明。
朱昭熙在报告念到 “思想教育滞后” 时,在议程上划了一道横线。报告里提到,抽查显示,只有百分之四十六的党员能准确复述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三成基层支部的学习材料仍停留在五年前的版本。
这正是她此次推动会议的核心原因 —— 随着党员队伍扩大,思想统一的难度越来越大,必须通过制度化的学习机制解决。
报告结束后,进入讨论环节。按规则,每位代表发言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且需提前报名。第一位站起来的是云陇省代表王铁山,他是有着八年党龄的矿工,声音带着煤尘打磨出的沙哑
“报告里说农村支部活动少,我们那的问题更具体,秋收时党员都忙着抢收,支部会开不起来;冬天闲了,又凑不齐人。建议按农时调整活动频率,大忙时搞‘地头学习’,农闲时集中培训。”
他的建议被记录员及时写在会场后侧的黑板上,旁边标注着 “云陇 1 号提案”。接下来发言的是同泽钢铁厂的李红梅,她指出工厂支部 “行政化” 的危害。
“车间主任兼支部书记,开党会时总讲生产指标,党员意见没人听。建议明确规定,支部书记必须专职,且不得由行政副职以上人员担任。”
讨论持续了三个小时,共收集到五十八条具体意见。朱昭熙始终没有发言,只是在本子上记录关键点:“农村支部需灵活设置活动形式”“工厂支部应与行政体系脱钩”“党员发展要重实践表现”。这些内容将作为修改报告的依据,提交闭幕式表决。
下午的议程是讨论《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融合纲要》。这是朱昭熙亲自牵头制定的文件,全文八千字,分 “核心共识”“实践路径”“考核标准” 三部分,同样以条文形式呈现,避免模糊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