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可李翊,徐州重臣,刘备副手,却在诸大臣中选中自己,说自己当县令是屈才。
士为知己者死,仅这一句话便令袁敏大为感动。
“敏还年轻,不能担当大任。”
袁敏诚惶诚恐地谢过李翊。
李翊却拍了拍他的肩膀,对袁敏大加赏识。
“不然,我听闻颍卿有武艺而好水功。”
“你在江淮也待了些年头了,应当了解淮南水势吧?”
面对上级突如其来的灵魂拷问,袁敏忙躬身答:
“是,敏除习武之外,多习治水之道,平日也会读一些治水典籍。”
很好。
李翊笑着点了点头,“现在淮南正缺一河堤谒者,不知颍卿可愿担当此任?”
刘备好奇问道:
“军师怎么突然想找河堤谒者了,莫非你打算治水?”
“差不多,是兴修水利。”
李翊唇边笑意不减,只一颔首,“翊来此,正是想找主公说明此事。”
“翊打算将淮水、肥水、沘水连接,疏通芍陂河渠。”
“用以灌溉淮南农田。”
“适才我也找子敬统计过了,淮南虽遭战乱,但人力足备。”
“只要开挖河渠,引水灌溉,便能广积军粮。”
“况我徐州用兵,每每大军出征,转运军粮的士兵便占了一半,所费银钱何止千万。”
“主公此次征淮南,当深有体会。”
刘备蹙眉,对李翊的看法深以为然。
征淮南,是他人生中打得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
而战争中最令刘备感到压力的,居然是军粮的转运。
从前出征人少,没有发觉这些问题有多严重。
可当真正大规模作战时,才发现这里面工作运转之复杂。
光是军粮运转,就要去一半的士兵,所耗费的成本更是天文数字。
就打个淮南,直接把老刘这两年攒的徐州家底儿给烧没了。
老刘第一次意识到,打仗是这么烧钱。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翊才打算在淮南多挖河渠,增加农田灌溉,开通漕运。”
“我们可屯三万人在地,以十分之二的比例,轮流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