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所女子中学,后来因城市改造而搬迁。佩佩和她正是在那里相识的。
她心头一震,仿佛被什么击中了一般。她立刻借阅了那期报纸的复印件,带回家中细细阅读。
文章里提到的女子中学,正是她们曾经就读的学校。文章还附了一张老照片,是五十年代学生们的合影。她一眼就认出了佩佩,站在第二排中间,笑得温柔而安静。
她将照片小心地夹进佩佩的日记本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那天夜里,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和佩佩还像小时候一样,在学校里奔跑,在槐树下读书,在巷口等彼此放学。梦醒时,她的眼角还挂着泪痕。
她坐在床边,看着窗外的月光洒在老井边的野花上,轻声说:“佩佩,你还记得那年我们偷偷翻墙去看电影的事吗?”
她仿佛听见佩佩在耳边轻笑:“记得,那次我们被老师罚站了一整节课。”
她笑了,笑中带着泪。
第二天,她开始着手撰写第二本书。这一次,她不再只是写她们的故事,而是想写整个南锣鼓巷的变迁,写那个时代里的人和事,写那些被岁月掩埋的声音。
她将这本书命名为《南锣鼓巷的风》,并在扉页上写道:
“献给所有在沉默中坚持爱的人。”
她开始走访老街坊,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她记录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叹息。她知道,这些声音,都是时代的回响。
有一次,她在巷子里遇见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姓张,是南锣鼓巷的老住户。张奶奶听说她在写一本关于南锣鼓巷的书,便热情地邀请她去家中做客。
张奶奶的家中摆满了老物件,有旧收音机、老照片、泛黄的信件,还有一本厚厚的相册。
“这些都是我年轻时候的东西。”张奶奶笑着说,“你要是感兴趣,我可以都借给你看看。”
林婉儿感激地点头,小心翼翼地翻看那些老物件。她发现,其中有一封信,竟然是佩佩写给张奶奶的。
信的内容很短,却令她泪流满面:
“张奶奶,谢谢您当年收留我。那天我逃学,是您给我煮了热汤,还劝我回家。我永远记得您的善良。”
“祝您安好。”
“佩佩”
林婉儿捧着信,久久说不出话来。她终于明白,佩佩的温柔,不只是对她一个人,而是对整个世界。
她将信小心地夹进自己的笔记本中,决定将这个故事也写进书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婉儿的生活渐渐被写作填满。她的书稿越来越厚,她的记忆也越来越清晰。她开始不再只是回忆佩佩,而是在写作中与佩佩重逢。
有一天,她收到一封来自上海的信。寄信人是她的母亲。
信中写道:
“婉儿,妈妈知道你一直怀念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