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手上的钩子寒光闪闪,勾尖儿带着刃,这是一件极厉害的兵器,是手的延伸,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副钩子底下丧命。
铁面的声音像是用铁钉子划过玻璃一样,难听至极。
“奉劝你们,扔掉手里的武器,束手就擒,否则的话,就会被大卸八块。”
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戏谑,他就不相信,即使这两个人再厉害,能打得过这里上千人?他看着大宝那张清秀的脸,再转头看看凤一鸣那快滴出水的眼神,他就嫉恨如狂。
如果不是自己的半张脸被火给烧......
几天后,林婉儿决定留在北京一段时间。她开始整理佩佩的日记和照片,准备出版一本关于她们的回忆录。
她在序言中写道:
“这是一本关于沉默、爱与等待的书。它记录了我与佩佩的故事,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回响。”
“有些人,即使离开了,也从未真正远去。有些爱,不需要说出口,只要心中有光,就永远不会熄灭。”
“愿这本书,能让你想起那些曾经以为早已遗忘的人。”
“愿你记得南锣鼓巷的槐花香。”
“愿你记得,沉默不是遗忘,而是最深的铭记。”
书出版后,再次引起轰动。读者们纷纷留言,有人说这本书让他们想起了童年,有人说让他们重新理解了爱与等待。
豆瓣上有人写道:“这本书让我流泪了,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温暖。”
林婉儿看着这些留言,心中满是欣慰。
她知道,佩佩的故事,终于被更多人听见了。
而她,也将继续写下去,写那些沉默的爱,写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思念。
她站在南锣鼓巷的槐树下,轻轻抚摸着树干,微笑着说:
“佩佩,我回来了。”
风吹过,槐花落在她的肩头,像极了那段沉默的爱,温柔而安静。
她知道,沉默的声音,从未停止。
而她,也将继续做那个记录者,做那团火的守护者,让它永不熄灭。
林婉儿在北京的日子渐渐安稳下来。她租住的四合院虽小,却温馨。屋前的老井边,她种了几株新的野花,每天清晨都会去浇水。她说,这是为了纪念佩佩,也是为了告诉自己,生活还在继续。
她开始频繁出入北京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收集关于那个年代的资料,想要将佩佩的故事放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中讲述。她希望读者不仅能读到她和佩佩之间的感情,也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温度与脉搏。
有一天,她在图书馆里翻阅旧报纸时,偶然看到一篇关于南锣鼓巷历史的文章。文章中提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南锣鼓巷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