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与海港,粮船与商车来往在绿水青山之间。
时值春返之际,一支载满珠玑象牙与南洋香料的商队抵达东兴,百姓迎接,筵席设于岸边,锣鼓喧天,彰显兴旺之势。
就在此时,远洋风云骤起。
南海诸国之中,交趾白帆军队率先到港,赞叹南郡之政威,遣使与甘宁会节,献以“南岛珍奇”
五十样,并请南郡海务台代表赴交趾,签订“澜台交趾盟约”
,以图两邦海上互市及军事通援。
甘宁与杨俭、周泰等当即启程南下数日,携《行旅记》与《帆橹图》入交趾国,受到盛大迎接。
交趾国王自亲临江边迎接,身穿象皮战袍,策大象数头随行,众臣簇拥。
国王与甘宁共登象台,举杯交错,交趾使者演奏国乐,锣鼓擂动。
国王告贺:“南郡之海务,实为四洋之利海;交趾与之盟,互市通商,必能富泽两邦。
今当共修驿道,建‘交澜驿’,以通使节、通货及军需之往来。”
甘宁回礼,承诺翌年率百工院总领数十位工匠与船匠抵交趾,协助修筑驿道与坚固港口。
海务台与交趾盟约签成之际,南郡行署亦派重臣柳瑾、莫定风启程赴建业与会稽,讲解《南海行旅记》与《九策商策》之理,以铺陈澜台治理与通商之道。
东吴使者闻讯,亦派方务官来访,主张共同开吴越内海,与南郡、交趾形成三角通商圈。
南郡行署再度喜气洋洋,海风带着咸香,吹过补给码头与舟桥;文监司与百工院则忙于修改《行旅记》第三编——“边防与通商并举策”
,并将《海务台通商图》《南海丝路图》绘于帛帘,悬于行署大厅,使来访使节一见即明。
此时,诸葛亮与吕布同登海务台望海阁,遥望海天一色,淡声道:“海路既开,南郡经济腾飞在即;交趾与吴越并盟,可使南郡成绝海雄隽之地,万邦来朝,澜台之名,遐迩闻名。
后当截取‘商策’之重篇,令中原诸侯亦观我通商之利,心向澜台,以期天下同筑太平。”
吕布拂扇而立,面带微笑:“四海皆宾,九州皆友,吾辈当以商资富国,以武卫四方。
愿以海务为先,夯实经略基础,再向中原深处迈进。”
海上丝路初成,江风轻送商舟,海鸟在天际盘旋。
灯火通明的东兴港夜色里,商贾谈笑,巨轮载着南郡财货在月光下静静停泊。
南海远方,帆影犹在,澜台海路,才刚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