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国交往,书信往来恰似涓涓细流,逐渐汇成南北联手之江河。
翌日,诸葛亮命中书令柳瑾草拟“荆湘盟约”
,载明“互通情报、并肩御敌、同退豪强”
,并约定来年春节于江陵城设“盟会”
,届时亲迎刘表使节,以示澜台与荆湘并肩之志。
南郡暮鼓晨钟之间,行署内各司人马忙碌不休:文监司拟定征辟书;军统营整编南郡勇士;海务台与百工院合筑江边交流码头;民言台设立联络堂,供荆州使节进出。
众人皆为南郡与荆湘共绘宏图而奋信。
夜半,月悬高空,江水拍岸,曹府使节在南郡宾馆中饮颂夜谈,称赞澜台礼制中正,又感佩荆湘共建之心。
邓范举杯道:“此行非为调遣领职,实为观我澜台之威德,亦为与荆湘之良好联盟翻篇。
愿同王兄长策,共兴大业!”
曹颉点,“待春风送暖,吾辈必赴盟会,以迎荆湘。
届时,三方共议,定能筑就坚不可摧之屏障。”
此夜,南郡城楼灯火通明,帐篷林立。
澜台与冀州、荆湘两方力量,虽各怀心思,却已在礼制与盟约之下,结成微妙同盟。
新一轮外交与联盟的涌动,预示着南郡之外的战云再度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