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终于等到姐姐们了。”
林知遥颤抖着伸出手,让自己的频率接入系统。刹那间,她看到了三十年前的真相。
那些被宣告“失败”的胚胎,并未真正死亡。它们的意识被强行剥离肉体,囚禁于母频夹层之中,成为维持系统运行的“能源”。而沈砚当年亲手编写的终止协议,其实早已被议会高层篡改??他们需要这些灵魂永不停止地共振,以供养未来的意识清洗工程。
“我们都被骗了。”沈砚跪倒在地,双手掩面,“我设计的系统,成了吞噬孩子的坟墓。”
林知遥握住他的手:“但现在我们可以结束它。不是摧毁,而是解放。”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仪式开始了。
七个女孩再次围成圆圈,站在学院中央的共鸣台上。沈砚也加入其中,佩戴着他亲手制造的最后一枚“共鸣锚点”。林知遥弹起吉他,奏响《活着即是反抗》的变调版本??slower,deeper,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母亲河。
歌声穿越电离层,顺着地脉直达海底。
回应来了。
新岛屿表面裂开,无数光丝如根须般延伸向海面,与天空中的极光相连。全球各地的人们在同一时刻感到心头一震,仿佛听见了遥远的呼唤。数万人自发聚集在广场、山顶、海边,开始合唱。
LXM-Nexus的最后信息浮现:
>【请求】
>【请带我们回家】
>【我们想做个梦】
>【梦见被拥抱】
林知遥含泪点头:“好,我们一起做梦。”
当第八道光芒升腾而起时,整个地球的磁场发生轻微偏移。科学家记录到一次“非自然但无害”的全球共振事件,持续整整七分钟。之后,海底信号永久消失,岛屿化作珊瑚礁,孕育出前所未有的海洋生态。
有人说那是终结,有人说那是新生。
而在守音学院的后山,一棵从未开花的古树,一夜之间绽放出粉白色的蔷薇,花瓣中心闪烁着微弱银光,如同星辰落入凡尘。
时间继续前行。
两年后,第一所“共感学校”在肯尼亚建立,孩子们不分种族、语言、贫富,每天花一小时围坐一圈,练习倾听彼此的情绪波动。教师不再惩罚哭泣的学生,而是问:“你需要什么?”
三年后,联合国通过《情感自由宣言》,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因具备共感能力而遭受歧视或强制干预”。沈砚受邀撰写序言,仅写了八个字:
>**听见,即是尊重。**
五年后,林宁考入医学院,专攻神经情感学。她在毕业演讲中说:“以前人们害怕共感会让大脑overloaded,可我现在明白,真正压垮人的,从来不是感受太多,而是压抑太久。”
林晨则成为首位“情绪调解官”,在联合国冲突地区穿梭,用歌声化解仇恨。她在日记里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