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锐气。侍从低声禀报:“陛下召您明日入宫,似为立储之事。”
他搁笔,轻叹:“父皇至今不信,思辨非乱源,而是防腐剂。”
身旁幕僚忧心道:“徐氏余党仍在暗中活动,近日联络多位老臣,密议‘复礼运动’,主张废除思辨课,恢复‘三从四德’为国教根基。更有藩王借‘孝治天下’之名,拒缴问心税。”
沈昭明冷笑:“他们口口声声‘传统’,却忘了传统中最珍贵的,是孟子说的‘民为贵’。若传统成了禁锢思想的牢笼,那它本身就该被质疑。”
他起身踱步,忽问:“林晚舟的故居,修缮得如何了?”
“回殿下,已按您的吩咐改建为‘问心书院’。四壁不设墙,只立百根木柱,每柱悬一竹简,供人书写问题。昨日开院,第一日便挂满了。”幕僚答道,“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如果妈妈让我嫁给不爱的人,算不算孝?’”
沈昭明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目光如炬:“明日面圣,我就带这个问题去。”
翌日清晨,皇宫太和殿外,百官列班。皇帝年迈,久疏朝政,然今日特召太子议储,群臣皆知事关重大。
沈昭明入殿,未先行礼,反而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高举过头:“儿臣不敢妄言国策,唯有一问,请父皇示下。”
皇帝皱眉:“何事如此郑重?”
“昨日,京郊八岁女童李小荷于问心书院留问:‘若父母之命令我嫁予恶人,我顺从是孝,反抗亦是爱,二者冲突,当如何取舍?’”沈昭明朗声道,“此非一家之困,而是千万女子之心结。若我朝所谓‘孝道’,必须以女性终身痛苦为代价,那这孝,还是不是道?”
满殿哗然。
礼部尚书出列怒斥:“竖子妄言!婚姻自有父母之命,岂容孩童置喙?此等言论,实乃败坏纲常!”
沈昭明不退反进:“那请问尚书大人,若您女儿被许配给杀人犯,您也会逼她出嫁,以全‘孝道’吗?”
老臣语塞。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朕年少时,也曾被迫娶不愿娶之人。二十年夫妻,相敬如冰。若当时有人问我‘这是否正确’,或许……我会早些醒悟。”
他抬眼看向儿子:“你母妃临终前对我说:‘别让孩子重复我们的错。’你今日之问,虽悖于古礼,却合乎人心。朕准你开设‘婚自主试点’,三州试行五年,观其成效。”
群臣震惊,然无人敢再言。
退朝后,沈昭明独行宫苑,忽见一老宦官捧着一只旧木盒缓步而来。打开一看,竟是当年林晚舟轮椅上的铜铃,铃身斑驳,刻着两字:**慎问**。
“这是她在问心司最后一天留下的。”老宦官低语,“她说:‘有一天,当人们不再害怕提问,这个铃就该响起来了。’”
沈昭明双手接过,轻轻一摇。
叮??
清音袅袅,惊起枝头寒鸦。
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