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犹有孤光破九渊
---
(附:赤龙阵原型)
《铁血天堑:赤龙绞杀大阵——冷兵器时代的终极防御战阵》
战阵的创立与军事理论
一,历史背景与战略需求
时间:唐天宝十年(751年)怛罗斯之战后
地点:安西都护府(今中亚地区)
军事困境:
1. 唐军以步兵为主,面对阿拉伯轻骑兵(大食)和突厥游骑的机动战术,野战处于劣势。
2. 传统方阵(如秦汉车阵)机动性不足,难以应对大规模骑兵冲锋。
3. 西域战场地形开阔,缺乏天然屏障,必须构建人工防御体系。
李嗣业的军事改革
-吸收 秦汉重步兵方阵*的防御力
-借鉴 “突厥骑兵游击战术 ”的灵活性
- 融合 “诸葛八阵图”的心理战要素
- 最终创立 “赤龙绞杀大阵”,专为平原歼灭战设计。
二:战阵的军事学原理
1. 核心战术思想
- 弹性防御:战阵可随敌军的进攻节奏收缩或扩张,避免被一次性突破。
- 火力叠加:远程(弩箭)、中程(陌刀)、近程(枪盾)形成立体杀伤网。
- 心理压制:通过战鼓、烽烟、旗帜变幻扰乱敌军判断。
2. 阵型结构总览(7万兵力配置)
最外层:铁壁拒马阵,兵力1万 ,长枪+巨盾 ,功能是阻滞骑兵冲锋,制造混乱 。
第二层:陌刀绞杀阵 , 兵力1.5万 ,陌刀+短弩 ,功能是砍杀突破的骑兵 。
第三层:弩箭风暴阵 |,兵力1万,强弩+火箭 ,功能是远程覆盖射击 。
机动层:赤龙骑兵(两翼),兵力2万 长矛+复合弓 ,功能是包抄合围,追击溃军 。
指挥层 :中军帅台 ,兵力0.5万 , 令旗+战鼓 ,功能是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