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个简单的磕头,他都能玩出花样来。
现在,谁不知道,朱皇帝是公认的猛将悍将,一双大铁手,有霸王千斤扛鼎之神力。
可是呢,这么多文臣武将,硬是能从他的手中挣脱。
如此,才能有机会,再次跪下去,臣服在朱皇帝脚下啊。
唯有两个文臣,郭之奇和连城璧,纹风不动,朱皇帝就是不让他们跪下去。
可见,朱皇帝心思之深沉可怕,帝王心术,圣心如渊啊。
“呵呵”
朱皇帝淡定自若,呵呵一笑,随手扶起杨昌业。
随即,又瞟了一眼杨昌彦,暗骂一句老狐狸,微笑着点头说道:
“杨尚书”
“都起来吧”
“杨氏很好,很不错,朕心里有数的”
“永寿宫的杨妃,马上就要临盆了,给皇室增添子嗣”
“四川的杨定,领兵出战快一年了,勇猛无敌,战功赫赫”
“侍从室的杨旭,勤奋刻苦,踏实肯干,将来也是州府之才”
“云滇商行的杨睿,也干的非常出色,替皇家赚了不少内帑”
说到这里,朱皇帝突然顿了一下。
眉头一挑,用调侃似的语气,继续说道:
“对了”
“云滇商行啊”
“杨知府啊,你督促一下杨睿”
“要放开手脚,大干特干,别有什么顾忌”
“滇缅商道,本就是历朝历代的陆上丝绸之路”
“朕希望啊”
“大明的商户,能行商天下,亚洲,非洲,欧洲,一个都不能少”
、、、
精明老辣的朱皇帝,心里面门清呢。
当初在永昌府,杨氏资助自己起兵,劳苦功高,功勋卓着。
但是,朱皇帝给的回报,可不是一星半点啊。
杨昌业,杨昌彦,兄弟俩,同朝为官,都是重臣大臣。
他们的子侄嫡女,后妃杨萱,大将杨定,钱袋子杨睿,侍从室的杨旭,都是朱皇帝的恩典啊。
这他妈的,这要是以后,有人说朱皇帝刻薄寡恩,朱皇帝就可以剁了他的狗头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