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来京都看,到时候还要给您送花!”姜柏宸连忙道谢:“谢谢你们,到时候我在剧院门口等你们。”
遇到粉丝最多的一次,是在周末的老街。那天四人原本打算去老街买些点心,刚走到点心铺门口,就被一群粉丝认了出来。粉丝们大多是学生,手里拿着姜柏宸的照片和笔记本,还有人特意带来了自己画的沈知远画像。
“姜老师!我们是您的粉丝,特意来京都看您排练的!”一个女生举着画像,激动地说,“这是我画的沈知远,希望您能喜欢!”姜柏宸接过画像,眼里满是惊喜:“画得太好了,你太有才华了,我一定会好好珍藏。”
白露在一旁帮着维持秩序,笑着说:“大家别挤,一个一个来,签名合影都没问题。”姜柏宸则耐心地与每一位粉丝互动,询问他们的名字,还在签名时写下不同的祝福语。遇到害羞不敢说话的粉丝,他还会主动开玩笑:“别紧张,我们就是普通人,就像朋友聊天一样就好。”
粉丝们渐渐放松下来,有的跟他聊《长安雪》的角色,有的分享自己喜欢他的理由,还有人请教他演戏的技巧。姜柏宸都一一耐心解答,还分享自己排练时的趣事:“为了演好沈知远,我最近一直在看抗战时期的文人史料,还跟前辈们学习怎么更好地把握角色情绪,收获特别多。”
白露则在一旁帮粉丝们拍照,还偶尔补充几句:“他为了这个角色,每天都排练到很晚,回家后还在琢磨台词,你们的支持就是他最大的动力。”粉丝们听了,纷纷为姜柏宸加油,还约定演出时一定会来现场支持。
每次遇到粉丝,姜柏宸和白露都格外耐心,从不敷衍。他们知道,粉丝的支持是自己前进的动力,所以无论再忙,都会抽出时间与粉丝互动,签名、合影、聊天,用最真诚的态度回应每一份喜爱。而粉丝们也被他们的亲和所打动,不仅更加支持姜柏宸的作品,还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与他们相遇的趣事,为《长安雪》宣传造势。
渐渐地,京都大剧院附近的粉丝们都知道,姜柏宸和白露是特别亲切的人,遇到他们时,不再像最初那样紧张,反而像朋友一样打招呼。有时候,粉丝们还会给他们带来自己做的小点心,或是京都的特色小吃,姜柏宸和白露都会欣然接受,还会回赠一些小礼物,比如《长安雪》的剧本小样,或是自己签名的照片。
这些与粉丝的温柔互动,像是排练间隙的一抹亮色,为紧张的排练生活增添了许多温暖。姜柏宸常常说:“没有粉丝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我,我能做的,就是用更好的作品回报他们,用最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白露也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与他一起回应粉丝的喜爱,两人的默契与温柔,也让粉丝们更加喜欢这对低调又温暖的情侣。
距离《长安雪》正式开演还有两个小时,京都大剧院的后台早已被一层紧张又雀跃的氛围包裹。化妆间的暖光灯是复古的琉璃样式,光线透过灯罩洒在镜面上,晕出一层柔和的光晕。姜柏宸坐在最靠里的化妆镜前,化妆师正拿着细眉笔,为他勾勒沈知远的眉眼——眉峰要比平日沉三分,眉尾需微微下垂,添几分乱世文人的愁绪;眼底则用浅咖色眼影轻扫,模拟出长期奔波的疲惫,几笔勾勒间,镜中人原本鲜活的现代气息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又坚毅的气质,仿佛下一秒就要扛起典籍,踏上西迁的山路。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素色长衫的下摆,指尖能清晰触到布料刻意做旧的粗糙纹理,那是道具组用砂纸反复打磨过的痕迹,每一道纹路都像在诉说沈知远走过的崎岖山路。白露就坐在他旁边的化妆镜前,手里拿着那条磨损的布带——布带末端挂着的半块窝头道具,表皮还沾着些许“泥土”,是他们前几日和道具组反复确认的细节,就怕少了这份“烟火气”。她的指尖轻轻拂过布带边缘的毛边,抬头看向镜中的姜柏宸,声音放得极轻,像一片羽毛落在人心上:“别紧张,你排练了这么多次,从‘西迁遇险’到‘临终托付’,每一个细节都刻在心里了,沈知远早就住在你身体里了。”
姜柏宸对着镜子里的她扯出一抹笑,却还是忍不住深吸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