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她位同皇帝,在诏书上也可以自称为“朕”,自然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又因为底下那些蠢蠢欲动的臣子,近来的朝政显得沉重而复杂,使得邓绥无法将刘隆时刻带在身边抚养——
初时,
邓太后还把刘隆放置在自己宫中,于榻旁边设了一张小床。
奈何三四个月的小孩总是喜欢在半夜哭闹,让日间忙于政事的邓绥,又要在夜间,瞪着双惺忪睡眼去服侍天子。
这着实损耗年轻人的寿命。
因此在经历了几次,形容憔悴的有些可怜后,邓绥放弃了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养母的目标,只尽心的关注刘隆的日常起居。
而等见完了天子后,
邓绥又转去另外的宫殿,检查起了刘胜、刘祜这两个孩子的课业。
在定下刘隆继位后,
邓绥没有将之赶出皇城。
一来,
皇帝着实太小,需要他们待在身边,以备不测。
二来,
刘祜不过十二,刘胜身体虚弱,实在没必要在他们身上多做折腾。
等刘隆长大些,他们也跟着成长健壮起来,到时候再出宫居住,或者就藩封国也无妨。
“安心读书就好,不必为某些人的言论感到忧虑。”
事后,
邓绥陪着两个孩子享用饭食时,对他们这样说道。
后宫前朝向来存在着牵扯,没有完全分隔的道理。
而当外面的风浪掀起来后,再巍峨高耸的宫墙,也无法阻止雾水渗透进入内部。
偏偏这两个孩子,又都是心思活泛的少年之时。
他们不是先帝那样的超然俊杰,对权力斗争有着天生的敏锐,因此无法明了某些话语背后的用意。
奈何生在皇家,自幼经受优良的教导,天赋在正常人中也算出色,在听到传入耳中的风言风语后,总免不了去多想一些。
无法做到什么都不管,只知道顺从长辈的痴愚,
无法做到什么都了然于胸,清楚自己定位,明白自己责任的聪慧,
就这样不上不下,
让邓绥难免花费更多心思,去教导他们。
“知道的。”
少年郎纷纷出声,应和着太后的话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