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大仁浑身一颤,忙点头如捣蒜:“明……明白!
谢侯爷指点!”
待李大仁出了屋门,郭勋恶狠狠地盯着李大仁的背影心中骂道:“老子被你们害死了!
想不到你们竟然是白莲妖僧,你们都去死吧!”
次日天还未亮,长安右门外的登闻鼓院就浸在晨雾里。
守卫的军士抱着戟,眼皮耷拉着,忽然听见“咚”
的一声闷响——李大仁披麻戴孝,从人群里冲出来,扑在红漆鼓上,拳头砸得鼓面震颤,一声声“冤枉”
撕破晨雾。
“青天大老爷!
小民李大仁,状告山西巡按马录!”
他跪在滚烫的石板上,涕泪横流,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构陷我父张寅,说他是弥勒教匪李福达!
严刑逼供,篡改黄册,害得我父要被凌迟,我兄弟要被斩!
求老爷为小民做主啊!”
鼓院御史匆匆出来,见他滚过钉板的腿上鲜血淋漓,染红了麻孝,忙让人将他收押。
录供的书吏握着笔,见他说得颠三倒四,漏洞百出,却偏哭得情真意切,笔尖顿了顿,还是如实记了,连同那血痕斑斑的状纸,一起送进宫中。
都察院的书房里,金献民正捋着灰白长须,案上摊着马录的弹劾奏本,墨迹还透着新鲜。
见小厮递来李大仁的状纸,他接过扫了几眼,嘴角勾起抹冷弧,随手丢在案角积压的文牍里——那文牍上落了层薄灰,状纸压上去,倒像片被埋了的枯叶。
“无知小民,受人蛊惑罢了。”
他对侍立的掌道御史淡然道,指尖敲了敲马录的奏本,“铁证如山,岂是几声鼓噪能翻的?郭勋这是黔驴技穷了。”
掌道御史躬身应道:“那李大仁……”
“他送上门来了,还不把他交给锦衣卫?”
金献民端起案上的茶盏,茶汤还热着,茶香混着窗外的桂香,倒格外清爽,“按陛下旨意,收押李福达及一干家属。
郭勋的‘对状’,先等等不迟。”
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