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亚的想法。别看保加利亚只能动员十几二十万的军队,这十几二十万军队的战斗力,至少也能比肩超过30万的奥匈帝国军队和超过50万的意大利军队。
德国政府拉拢保加利亚的目的并非想让保加利亚军队支援正面战场,而是希望通过支持保加利亚控制巴尔干半岛,连接与德国交好的奥斯曼帝国,形成一条跨越欧洲和亚洲的补给线。
对于德国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德国政府内部也是相当清楚的。
德国的综合实力确实超过法国或者俄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加起来也确实能够拖住其中一个,至少也能帮助德国分担很大一部分压力。
但问题是,德国在东西两线作战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快速击溃其中一个敌人。一旦战争陷入持久战,法国拥有庞大的殖民地,俄国拥有庞大的本土,都能为自身提供极大的补充。
而德国,以及德国的两个盟友奥匈帝国和意大利,都是典型的本土狭窄并且殖民地较少的国家。
德国本土确实繁华,工业也是非常强大的。但在超级大战的局势之下,德国本土能够提供的后勤资源也是有限的。
一旦德国本土的资源耗尽,哪怕德国军队拥有极其强大的战斗力,在缺少后勤补给的情况下也只能任人宰割。
为了防止这一致命缺陷,德国政府这才联合奥匈帝国政府制定了欧亚补给线计划。
所谓的欧亚补给线计划,其实就是德国连接奥匈帝国,奥匈帝国联通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在与奥斯曼帝国亚洲部分连接的一条漫长的补给线。
如果能够彻底打通这条补给线,德奥意同盟国不仅能够获得巴尔干半岛的物资补给,甚至还能获得小亚细亚半岛和中东地区的物资补给。
通过奥斯曼帝国在中东部分的领土,德国和其盟国也能获得来自亚洲和非洲的物资补给。
虽然这么做并不足以完全弥补和法国以及俄国之间的差距,但也确实能让德国在战争中拖更久的时间。
只要后方补给线还算稳固,德国政府有信心在正面战场击溃法国或者俄国其中一方。
哪怕耗费一定的时间和代价,只要能够击溃其中一方,剩下的战争也就变得简单了。
这也是德国拉拢保加利亚的原因,因为保加利亚恰好就在这条补给线上,而且还能帮助奥匈帝国对付补给线上的敌人,比如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对德国来说并不算什么大麻烦,但对奥匈帝国来说,塞尔维亚已经算得上是麻烦了。
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类似,虽然领土面积和人口都不多,但军队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奥匈帝国虽然在领土、工业、经济和人口方面全面领先塞尔维亚,但在军事方面,还真做不到轻松碾压塞尔维亚。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奥匈帝国的主力军队需要帮助德国拖住俄国的军队。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