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采的士兵要么是还没有怎么训练的农民,要么就是医院里轻重伤被重新赶回前线的,明显是被放弃了的士兵。
指望着这些人守住乌日采,倒不如指望着俄国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击败德国和奥匈帝国,从另一个角度结束这场战争。
这场规模并不小的攻防战的最终结果也很明朗了,奥匈帝国军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拿下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交通枢纽城市在一周多的进攻中完全沦为了一片废墟,这片废墟中埋藏着上万名塞尔维亚和奥地利士兵的尸体。
但现在完全来不及为这些阵亡的士兵哀悼,因为接下来迎接塞尔维亚的,将会是比这还要残酷的地狱场面。
攻克乌日采对奥地利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这也成为了当天奥地利和匈牙利报纸的头版头条。
欧洲各国也或多或少地派出了自己的军事观察团,这也导致这一消息几乎毫无延迟的被报道在了各国的报纸上。
对于德国和奥匈帝国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了。
但对于塞尔维亚和俄国来说,这就如同死神的催命符,预示着这场战争他们离失败已经不远了。
俄国方面紧急改变了自己的战略部署,决定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打一场好仗,为自己和谈时增添几分筹码。
至于塞尔维亚政府,俄国此时也已经管不上了。
这场战争让俄国看到了德奥同盟的强大,更让俄国看到了孤身作战带来的坏处。
对俄国来说,塞尔维亚这样可有可无的盟友已经不重要了。不管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俄国必定要在战争结束之后找寻更多的盟友,签订法俄同盟条约。
只有法俄同盟才能对抗德奥同盟,这也是亚历山大三世和俄国官员的唯一想法。
西班牙这边,卡洛也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乌日采被攻破的消息。
卡洛稍稍有些惋惜,这代表着这场战争即将结束,也代表着西班牙军火产业的扩张即将结束。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将会改变欧洲的格局。
已经完全能够预料到,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将会更早发生。
甚至如果不是英国人在这场战争刚刚爆发时就强调了限制战争规模的重要性的话,恐怕俄国和法国已经在讨论着如何在这场战争中打败德国人了。
英国这么做确实阻止了这场战争往世界大战的趋势演化,但对于英国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往后的欧洲格局将变成德奥同盟vs法俄同盟的局面,意大利明显是德奥同盟这边的,这也让英国人史无前例的在欧洲变成了彻底的配角。
这可不是之前英国人故意营造的那种不参与事务的配角,而是英国人想参与欧洲事务也参与不进来的配角。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