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补给城市也就被塞尔维亚军队忽略了。
现在瓦列沃剩下的守军不足1万人,其中的大半都是战争后才被临时动员起来的。那种真正具备战斗力的常备陆军几乎不存在,这对奥匈帝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奥匈帝国方面自然也知道塞尔维亚几斤几两。既然塞尔维亚有能力组织反击,也就代表着像瓦列沃这样的中部城市防守力量是相当空虚的。
在塞尔维亚的防守战失败之后,奥匈帝国在洛兹尼察留下了大约2万军队进行防守,又从波斯尼亚地区抽调了2万军队,重新组建了4万人的军队向瓦列沃发动了进攻。
这座重要的补给城市瓦列沃在奥匈帝国的进攻之下,只坚持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被攻破。
奥匈帝国在攻破瓦列沃之后没有过多的停留,留下一部分兵力防守瓦列沃之后,剩下的兵力又继续向南进攻交通枢纽城市乌日采。
对整个西部边境来说,肯定是补给城市瓦列沃更加重要。但要是对塞尔维亚来说,那肯定是交通枢纽城市乌日采更加重要了。
乌日采位于三岔路口,向北就是瓦列沃,向南是塞尔维亚的南部边境,向东则是塞尔维亚腹地。
如果奥匈帝国能够攻破乌日采,塞尔维亚的腹地城市将对奥匈帝国军队不设防。
这对塞尔维亚来说是相当要命的,可偏偏此时的塞尔维亚军队已经没有多少兵力能够动员了。
瓦列沃以北的西北塞尔维亚,聚集着超过8万人的军队。再加上西部边境南部的军队,这几乎已经是塞尔维亚目前所有的主力军队了。
剩下的士兵要么还躺在医院不知死活,要么就是刚刚动员起来还没有训练的士兵,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在得知瓦列沃被攻破,并且奥匈帝国军队向南进攻乌日采的时候,塞尔维亚政府彻底慌了。
他们一边命令腹地城市动员的军队紧急前往乌日采,另一边又加急破坏乌日采以北和以东的道路,避免奥地利军队借着这两条道路快速突击塞尔维亚的其他城市。
其实战争打到这里已经很明朗了,塞尔维亚根本无法抵抗奥匈帝国的进攻,他们再怎么尝试也只是拖延奥匈帝国进攻的速度罢了。
特别是在瓦列沃被攻破的前提下,塞尔维亚的战败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这座补给城市对塞尔维亚的西部边境来说相当重要,从奥匈帝国攻破瓦列沃的那一刻起,就代表着塞尔维亚辛苦经营10多年的西部边境彻底被瓦解。
没有了西部边境那坚固的防线,塞尔维亚的内部可没有什么好的地形能够防守奥匈帝国的进攻。
随着时间来到4月份,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军队在乌日采又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攻防战。
奥匈帝国的军队高达4万人,借着攻破瓦列沃的机会,奥匈帝国乘胜追击,可谓士气大盛。
而塞尔维亚军队这边,被运往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