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行令贵人歌
天符之年邪气伤人,称中执法,冒犯司天之气,因天为阳,阳性速,患病往往病情速且危急。
岁会之年邪气伤人,叫中行令,冒犯在泉之气,地为阴,阴性徐,患病则病情发展徐缓且病程持久。
太乙天符之年邪气伤人,名中贵人,冒犯司天与在泉之气,天地之气皆犯,患病易暴死。
君火与相火虽同气,但有君臣顺逆之分。司天加临中运六步、客主加临时,君火在上、相火在下为顺,顺时发病迟缓,危害小;相火在上、君火在下为逆,逆时发病迅速,危害很快缠身。
【注释】当邪气侵袭人体时,若处于天符之年,这种情况被称作“中执法”,意味着邪气冒犯了司天的天气。天属阳,阳的特性是速度快,所以在天符之年人体受邪患病,病情发展迅速且危险。若在岁会之年邪气侵袭人体,被叫做“中行令”,此时邪气冒犯的是在泉的地气。地属阴,阴的特性是缓慢,所以在岁会之年患病,病情发展较为缓慢,病程也相对持久。要是在太乙天符之年邪气侵袭人体,称作“中贵人”,这表明邪气同时冒犯了司天与在泉之气。司天和在泉之气都被侵犯,所以患病后病情往往突然发作,甚至可能导致暴死。这里所说的“二火”,指的是君火和相火。虽然它们五行相同能够相互亲和,但存在着君臣之间顺逆的差异,这是不可不了解的。君火如同君主,相火如同臣子。所谓“二火相临”,是指司天之气加临于中运的六步过程中,以及客气与主气相互加临的情况下,如果君火处于上位,相火处于下位,就好像君主统治臣子,这属于顺遂的情况,顺遂时疾病发作的时间间隔较长,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较小。相反,如果相火在上,君火在下,就如同臣子冒犯君主,这属于逆的情况,逆时疾病发作较快,危害也会迅速降临。
南北二政脉不应歌
天地之气运行存在南北之分。在甲己之年,属于一运,为南政之年;而其余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四运,都属于北政之年。在南政之年,少阴所在位置会出现脉象不应的情况。而在北政之年,诊脉时会出现与常规相反的“候不应”现象。这些内容暂且保留经典之义,等待贤能之人深入参悟。脉象与天地之气的顺逆关系,其差别有细微与明显之分。若出现尺部脉象与阴阳规律相反,或者寸关尺三部脉象阴阳交错的情况,病情往往极为严重,生命堪忧。
【注释】天地之气,说的是三阴三阳以及司天、在泉、左间、右间的客气。客气运行于南政的年份,就叫做南政;运行于北政的年份,就叫做北政。南政的年份,只有甲己这一运,其余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四运,都是北政之年。“少阴随在不应占”,是说少阴君火客气,无论加临在司天、在泉、左间、右间哪个位置,主要看诊时脉象与之不应。应于诊,就是经典所说少阴之气到来,脉象呈钩状。不应,就是脉象不呈钩状。南政年份,少阴司天,主要表现为两手寸部脉象不应;少阴在泉,主要表现为两手尺部脉象不应。厥阴司天,司天左间为少阴,表现为右手寸部脉象不应;太阴司天,司天右间为少阴,表现为左手寸部脉象不应。厥阴在泉,在泉左间为少阴,表现为左手尺部脉象不应;太阴在泉,在泉右间为少阴,表现为右手尺部脉象不应,这些都处于客气少阴的位置。北政年份,就要反过来诊察不应的脉象,且都在客气阳明的位置。比如少阴司天,主要表现为两手尺部脉象不应;少阴在泉,主要表现为两手寸部脉象不应。厥阴司天,司天左间为少阴,表现为左手尺部脉象不应;太阴司天,司天右间为少阴,表现为右手尺部脉象不应。厥阴在泉,在泉左间为少阴,表现为右手寸部脉象不应;太阴在泉,在泉右间为少阴,表现为左手寸部脉象不应。南政共十二年,北政共四十八年。南政年份用正常方法诊察,北政年份用相反方法诊察。应与不应的道理,仔细研读经文,还是让人难以理解,暂且保留经典含义,似乎要等后世贤能之人去参详。在本应不应的部位脉象确实不应,说明人体得气且平和。在本应不应的部位反而有反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