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示着四年后死亡。三十次跳动出现一次停顿,说明两个脏气没有了,预示着三年后死亡。二十次跳动出现一次停顿,说明三个脏气没有了,预示着两年后死亡。十次跳动出现一次停顿,说明四个脏气没有了,预示着一年后死亡。如果不满十次跳动就出现一次停顿,说明五脏之气都不足了。要是脉象还忽快忽慢,停顿后不能立即恢复跳动,那么可以预期会很快死亡,一年之内,肯定难以存活。
五脏各自有其主管的本脉特征,心脏的脉象为浮大而散,肺脏的脉象为浮涩而短,肝脏的脉象为沉弦而长,肾脏的脉象为沉滑而软,且都应从容和缓,脾脏的脉象在中部,表现为迟缓。
【注释】这里说的是五脏各自所主管的本脉,都应该不大不小,呈现从容和缓的状态,这样才是五脏没有疾病的脉象。
四季的正常脉象,应是和缓均匀的,春季脉象如琴弦般端直以长,夏季脉象洪大,秋季脉象浮毛,冬季脉象沉伏。
【注释】这里说的是四季各自都有相应可见的正常脉象,必须都是不急促、不缓慢,和缓均匀的,才是四季无病时的脉象。
脉象太过,表现为坚实强盛,这种病症多由外邪侵袭所致。脉象不及,呈现虚微之象,这种病症多由内在因素引发。
【注释】外在因素如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侵犯人体,脉象必然是洪大、紧数、弦长、滑实等太过的表现。内在因素如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损伤人体,脉象必然是虚微、细弱、短涩、濡芤等不及的表现。
因饮食不节、过度劳累而致病,诊察脉象应着重关注右手关部,脉象有力提示实证,脉象无力则考虑虚证。
【注释】凡是疾病既非因外邪六气,又非因内伤情志,就属于不内外因,即内伤饮食与劳累疲倦。饮食会损伤胃,劳倦会损伤脾,所以诊脉重点在右手关部。饮食损伤形体属于实症,所以右关脉有力;劳倦损伤正气属于虚证,所以右关脉无力。对于由三种病因引发的各种病症的脉象,无论脉象的阴阳属性,也不论其浮、沉、迟、数、滑、涩、大、小,只要有力都属于实证,无力都属于虚证。经典中说:各种阳脉按之不鼓荡,各种阴脉按之鼓荡明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凡是诊察疾病脉象,以清晨时段最为适宜,医生要保持内心虚静、宁谧安神,调匀呼吸并仔细审察脉象。
【注释】经典中说:通常在清晨,阴气尚未扰动,阳气尚未耗散,人还未进食,经脉气血尚未充盛,络脉气血调和均匀,气血尚未紊乱,此时才可以诊察出有异常的脉象。又说:诊脉有其原则,虚静最为重要。意思是医生要做到无思无虑,使内心虚静,让精神凝聚在手指之下。所谓调息细审,是指医生要调匀自己的气息,精细地审察脉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