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药,是因为厥阴经主肝脏,肝脏为藏血之脏。辅佐细辛,细辛味道极辛,能够通达三阴经,在外可温通经络,在内可温暖脏腑。通草其性极为通利,善于通利关节,在内可通利孔窍,在外可通利营血。加倍使用大枣,这就是建中汤加饴糖用甘缓的方法。减去生姜,是担心其辛散之力过强而迅速走散。肝的情志特性是苦于急迫,肝的神气特性是想要疏散,甘味与辛味药同时使用,那么情志就会顺遂,神气就会愉悦,不会出现厥阴经的神志顺遂愉悦了,而脉象仍然微弱不出、手足仍然不温暖的情况。不需要人参、茯苓之类的补益药,也不用干姜、附子那样峻猛的药,这就是厥阴经的厥逆症与太阳经、少阴经厥逆症治法不同之处。如果患者体内有长期的寒邪积聚,不是一般辛温药物所能兼顾治疗的,那么就加入吴茱萸、生姜的辛热之品,再用酒煎煮,辅助细辛直接通达厥阴之脏,迅速驱散内外的寒邪,这又是救治厥阴经内外都受到寒邪损伤的方法。
吴茱萸汤
主治厥阴病,症见干呕、吐涎沫、头痛;少阴证,出现吐利、手足厥冷、烦躁到几乎想死的程度;阳明病,进食后想要呕吐的情况。
药物组成: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擘开)。
以上四味药,用水七升,煮取二升,每次温服七合,一日服三次。
【集注】罗谦甫说:仲景救治阳气的各种方法中,对于少阴病的四逆汤必定使用干姜、附子;通脉四逆汤则加倍使用干姜,并且附子生用;附子汤又加生附子至两枚。之所以这样,有的是为了强壮微弱的阳气使其向外通达,有的是为了招回飞越的阳气使其向内返还,这都是因为少阴经的真阳失去正常位置,所以以回阳救逆为急迫之事。至于治疗厥阴病,就换成吴茱萸,并且去掉前面那些方剂中的其他药物,唯独使用人参、生姜、大枣,这是因为人体的厥阴肝木,虽然处于两阴交尽之处,但一阳的真气实际上在其中生发,一旦这种生气虚弱,那么三阴的浊气就会直接向上逼迫中焦和上焦,不但本经的各种症状都会出现,还会使阳明的健运功能失职,甚至导致少阴的真阳浮露,从而出现吐利、厥逆、烦躁欲死、食谷欲呕等种种病症。吴茱萸禀受东方震卦之气,味道辛苦且性大热,能够疏达木气的郁结,直接进入厥阴经,降泄其盛极的阴寒浊气,使阴寒遮蔽之气全部消散,以此作为君药。人参秉持冲和之气,味甘性温,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能够接续先天真气,挽回垂危的生命,升举即将垂绝的生气,使阳光普照,以此作为臣药。佐以生姜、大枣调和胃气并使药力通达四肢。这样就如同震卦与坤卦相互配合,木与土不相妨害,一阳的奇妙作用得以实现,三焦之间就都是生生不息的阳气了,各种病症还有不消退的吗?仲景的治法,对于少阴病注重稳固元阳,对于厥阴病则注重护养生气,学习者应当深入思考从而领会其中的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