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沈溯留下的金色涟漪时,观测舱外的畸变开始退潮——月球上的对峙双方放下武器,士兵教星际舰队辨认甲骨文,舰队则展示超光速引擎的原理;撒哈拉的泉水不再涌出,玻璃珠里的平行人生化作星光,融入夜空;里约的星图固定下来,成为人类未来的航行坐标。
银白色液体渐渐退去,周明发现自己的手掌恢复了原状,只是掌心多了一个螺旋状的印记。膜文明的信使发出舒缓的波动:“共生完成了。你们既没有被空白吞噬,也没有征服它——你们成了可能性之海的灯塔。”
三个月后,地球联盟在观测舱的位置建立了“意义锚点纪念馆”。那块螺旋印记被制成全息投影,每个参观者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与人类文明的连接:农民看见自己种植的小麦与远古的稻作基因共振,程序员发现代码里藏着楔形文字的影子,而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在投影里找到无数个平行世界里,孩子健康长大的画面。
周明偶尔会来到纪念馆的顶层,那里保存着奇点探测仪的残骸。在某个满月的夜晚,他听见冷却的金属里传来细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敲击摩斯密码。他拿出随身携带的解码器,屏幕上跳出一行字:“空白不是终点,是所有故事的第一页。”
远处的夜空中,一颗新的星星正在亮起。天文学家说那是颗超新星,可周明知道,那是沈溯的意识涟漪与某个遥远文明的第一次碰撞。在“空白”的基底里,意义的涟漪正以光速扩散,而人类,终于明白自己既是航行者,也是航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