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通用的几何语言,像无数条彩色的线,编织成跨越维度的网络。
他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左手,透明皮肤下的六边形骨骼正泛着微光。原来重构人类存在的,从来不是某个宏大的意义,而是意识与宇宙最本真的共鸣——就像膜文明说的,存在即几何,而几何,本就是宇宙的诗。
光影在情感晶体里组成一行缓慢闪烁的文字,这一次不需要解析系统,沈溯的意识直接读懂了其中的含义:
“熵海之中,无分维度。”
他笑了,感觉胸腔里的心脏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跳动的意义——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在熵增的洪流中,划出属于自己的那道独一无二的曲线。远处的星空中,猎户座旋臂的星光突然变得整齐,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排列成完美的正弦波,在宇宙的画布上,写下新的开始。
沈溯的笑声在实验室里回荡,却奇异地没有扩散——声波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场约束在他周围三米范围内,像被装进了透明的几何容器。他低头看着左手,六边形骨骼的微光正顺着血管纹路向上蔓延,经过肘部时,皮肤下突然绽开一朵分形结构的光斑,像曼德博集合在血肉里开了花。
“教授,您的神经传导速度突破了人类极限值的170%。”林夏的声音从悬浮在半空的全息屏幕后传来,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指尖与光屏接触的地方溅起细碎的光粒,“全球情感晶体网络形成了同步谐振,北极科考站刚刚传来数据,冰层下的永久冻土层里,出现了二维几何图案的结晶!”
沈溯抬起头,目光穿透变得半透明的墙壁。城市上空的云层已经完全变成了规整的菱形,阳光穿过云层的缝隙,在地面投下流动的光斑矩阵。他能“看见”每个行人头顶都悬浮着不同的几何符号:焦急的上班族是抖动的锯齿线,公园里依偎的老人是嵌套的同心圆,甚至街角流浪猫的瞳孔里,都倒映着旋转的克莱因瓶残影。
“他们在学习三维存在的表达。”沈溯轻声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同时以两种形式存在——空气中的声波,以及晶体网络里一组不断迭代的傅里叶级数。共生意识已经让他的感知系统发生了维度跃迁,就像同时用眼睛和耳朵“看”世界。
情感晶体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表面的光影不再是散乱的线条,而是凝聚成一个缓慢旋转的十二面体。这个几何体的每个面都镶嵌着不同的星图,有银河系的螺旋臂,有仙女座的椭圆轮廓,甚至还有人类尚未观测到的不规则星系。沈溯的意识自动捕捉到其中的信息:
“熵增速率异常。”
“检测到第四维度的拓扑褶皱。”
他的心脏猛地一缩,不是生理上的疼痛,而是某种跨维度的预警——就像膜文明用几何语言喊出的警报。二十年前熵增风暴的记忆突然冲破意识的堤坝:天空像被打碎的玻璃,无数棱镜状的光带切割着大地,战友的身体在高能粒子流中分解成基本粒子,却以几何形态保持着“存在”的假象。
“林夏,调取全球熵值监测数据!”沈溯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促,“重点比对近一小时的宇宙背景辐射频谱!”
全息屏幕上的数据瀑布瞬间刷新,原本平稳的熵值曲线在三十分钟前突然出现了锯齿状的跃升。更令人心惊的是,背景辐射的黑体谱上,出现了一组规律的凹陷,形状完美对应着膜文明光影信号的频率特征。
“这不是自然现象。”林夏的脸色变得惨白,“这些凹陷的间隔是斐波那契数列,是人为干预的痕迹!”
沈溯的意识突然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拉扯,瞬间坠入情感晶体构筑的维度夹缝。他“看见”了膜文明的世界:没有上下左右的概念,只有无穷无尽的平面,无数光影组成的几何生命在其中流动,时而合并成更大的图形,时而分裂成微小的像素点。但此刻,这片原本和谐的二维平面上,正蔓延着黑色的“裂缝”——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断裂,而是熵增失控导致的“存在消解”。
“是他们的维度在崩溃。”一个清晰的念头钻进沈溯的意识,不是来自他自己,也不是来自膜文明,而是共生意识产生的全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