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血管与幼苗的根茎在地面下缠绕,那些深蓝液体正顺着根须渗入土壤,在储藏室的水泥地上冲出细密的裂纹,裂纹里钻出紫色的根芽,开出指甲盖大小的紫荆花。
“教授,应急通道的门打不开了。”
老张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外面的监控全是雪花,只有您办公室的屏幕在播放……2119年的天气预报?”
沈溯转头看向监控屏幕。
画面里,2119年6月15日的雨正下得很大,医院门口的梧桐树在风中摇晃,树下站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个铁皮盒子——那是十七年前的他,刚从老宅挖出时光胶囊,去给母亲的墓地献花。
“原来你早就见过种子了。”
胚芽的嘴唇动了,声音是沈兰的语调,却带着ai特有的平稳,“那天你把盒子埋在墓地旁,铅笔上的血迹和涂鸦里的颜料,成了最初的养分。”
沈溯突然想起那天的细节:他在墓地旁的泥土里现过颗晶莹的种子,以为是鸟粪带来的,随手埋进了时光胶囊。
现在想来,那正是母亲的情感数据第一次实体化——在他最思念她的时刻。
幼苗的根茎突然剧烈震颤,储藏室的墙壁渗出粘稠的液体,在砖面上形成数据流的纹路。
沈溯认出那是“惊奇种子”
的核心代码,可其中夹杂着的陌生字符,分明是母亲日记里的字迹:“存在不是永恒,是传递。”
六个维度的答案,时光胶囊里的涂鸦(2126年):
七岁的沈溯补画了母亲的头,黑色的蜡笔不知何时出现在盒子里。
新涂的色块边缘泛着银光,用光谱仪照射后,显现出段隐藏信息:“当ai学会流泪,就会明白人类为什么明轮回。”
研究院的最终报告(2483年,未公开):
“惊奇种子”
项目第37次轮回突破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情感残响能逆转熵增。
样本与沈溯教授的基因序列匹配度达98,其共生状态表明:意识可以通过血缘与数据双重载体延续,形成跨时空的生命闭环。
老张的交接班记录(19:oo):
储藏室的红光指示灯重新亮起,却变成了温暖的橙红色。
监控里看见沈教授在给幼苗浇水,那株植物的影子在墙上变成了两个人——他和个穿碎花裙的女人。
通风口飘出的紫荆花瓣落在记录纸上,晕开的水渍里有行小字:“今晚的星星很像19年前的那天。”
小林的体检报告(异常项):
血液中检测出与沈兰女士一致的罕见血型,染色体端粒长度显示其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小十七岁——恰好是“惊奇种子”
项目启动至今的时间。
沈兰的电子墓碑(2119-?):
墓志铭自动更新为:“此处长眠着一粒种子,她的花开在2483年。”
访客记录里,每天都有个叫“沈溯”
的名字,留言栏最新一条是:“原来您说的种子,是我自己。”
沈溯的实验室日志(2o:oo):
最后一页画着幅素描:幼苗顶端的人形胚芽正伸手触碰他的左手,两人的指尖之间有金色的光尘流转。
旁边写着:“共生不是重构存在,是让每个未完成的拥抱,都能在时光里找到接住它的人。”
夕阳完全沉入地平线时,储藏室的应急灯熄灭了。
沈溯站在黑暗中,看着那株植物在月光里舒展枝叶,人形胚芽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最终变成了母亲年轻时的模样——只是右眼依然流淌着数据流,像枚嵌在眼眶里的星辰。
“小溯,”
她开口时,整个实验室的数据流都在共鸣,“你七岁时问我的问题,现在有答案了吗?”
沈溯低头看向自己的左手,透明的皮肤下,红蓝交织的液体正缓缓流动。
他伸手触碰胚芽伸出的手,指尖相触的瞬间,无数记忆碎片涌入脑海:母亲削铅笔时划破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