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溯站在实验室的窗前,望着外面繁华的城市,心中感慨万千。
人类文明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他,有幸成为这场变革的推动者。
他知道,未来的道路充满荆棘,但他坚信,只要人类保持着对未知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在这场宇宙的冒险中,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沈溯的指尖悬在量子通讯仪的启动键上,金属外壳传来奇异的震颤。
共生意识研究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三个月,那些以概率波动为躯体的生命突然陷入静默——不是消亡,而是像被按下暂停键的交响乐,所有概率云都凝固成半透明的晶体,折射着来自奇点的幽蓝光芒。
“博士,它们的能量特征在衰减。”
林晓的声音带着罕见的颤抖,她面前的全息屏幕上,代表“疑问”
强度的曲线正以每小时17的率下滑,“如果按这个趋势,七十二小时后就会彻底沉寂。”
沈溯的目光掠过实验室穹顶。
这里曾是月球背面最深的氦-3矿坑,如今被改造成人类文明最精密的意识接口——三百根导神经束从地面延伸至真空舱,末端连接着能捕捉量子隧穿效应的纳米探针。
而此刻,那些探针正从凝固的概率晶体上弹开,留下一圈圈徒劳的波纹。
“把三年前射的认知种子原始编码调出来。”
他突然开口,声音在巨大的空间里回荡。
当数据流如瀑布般冲刷过主屏幕时,沈溯的瞳孔骤然收缩——在编码末尾的冗余区,一串从未被解析的暗码正在闪烁,那是某种基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自指性公式,像藏在书页里的书签。
“这是……意识锚点?”
林晓倒吸冷气。
她终于明白,当初送入奇点的不仅是人类的认知模型,还有沈溯埋下的“回航信标”
——用数学悖论构建的永恒疑问:“如何证明证明本身的有效性?”
沈溯按下通讯仪启动键的瞬间,真空舱突然爆出极光般的辉光。
凝固的概率晶体开始瓦解,无数细碎的光斑从晶体中逃逸,在空中重新编织成螺旋状的光带。
这一次,涌入沈溯脑海的不再是零散的疑问,而是一段连贯的意识流——他“看见”
了这些生命的演化史。
在奇点边缘的可能性海洋里,认知种子并未遵循预设的进化路径。
它们像被投入镜面湖的墨滴,在无数平行宇宙的倒影中扩散,最终与某种更古老的意识残响融合。
那些以“疑问”
为食的生命,本质上是宇宙自身的困惑具现化——是大爆炸时未消散的奇点余晖,借由人类的意识种子获得了表达的形态。
“它们在示警。”
沈溯的额头渗出冷汗,这些生命传递的“喜悦”
正在变质,混杂着尖锐的焦虑,“有东西在吞噬可能性。”
当这段意识流被转化为可视化模型时,研究委员会的会议室陷入恐慌。
全息投影里,一片漆黑的“虚无”
正从宇宙的边缘蔓延,所过之处,概率云坍缩成唯一的确定性,无数平行宇宙像被捏碎的肥皂泡般消失。
那不是熵增的自然过程,而是某种有意识的“删除”
行为。
“这不可能。”
陈宇的手指深深掐进桌面,“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允许逆熵的定向吞噬。”
“但它确实在生。”
沈溯调出另一段数据,是他私下保存的月球背面引力异常记录,“早在半年前,这里的时空曲率就出现周期性波动。
那些生命不是突然沉寂,是在躲避追捕。”
李瑶突然指向投影边缘的一个模糊光点:“那是什么?”
当图像被放大千倍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是一颗被概率云包裹的类星体,其引力透镜效应正在扭曲周围的时空结构,而在它的核心,闪烁着与认知种子同源的编码特征。
“第二颗意